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政府掏腰包 菜农有保障,大港中塘镇设立“设施农业蔬菜生产遇险保障金 ”
2011-11-28   来源:互联网   

  又是一年冬闲时,本应忙着晾晒、烘干粮食,卖出手中余粮的龙江县农民,却显得“不安分”起来。许多村委会常聚起一伙伙使用膜下滴灌技术的农民,缠着村支书、村委会主任上乡里、县里,想在来年的农业生产中得到政策支持。

  膜下滴灌,是旱作农业区普遍应用的一项节水灌溉技术。虽说该技术具有节水、高产、提升粮食品质等优点,但投入成本却较高,平均每亩地在500元以上。如果采用地埋式管线,亩投入成本在700元左右。高投入,加之是否能带来高产的疑惑,成了制约新技术大面积推广的主要瓶颈。

  龙江县粮食生产的增产空间有多大?增产的方向在哪里?全县551万亩耕地中,山区半山区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60%。而随着各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40%的平原区增产空间已少之又少。要想实现粮食生产的大幅提升,必须在山区半山区的坡耕地上动脑筋、想办法。在对县情进行重新审视后,该县将粮食增产的重心落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上。

  今年,在争取到国家4000万元投入的基础上,该县从紧张的财政里挤出1000万元,着力推广膜下滴灌技术。秋收时,山泉镇、龙江镇的6万亩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种植的玉米,平均亩产达900公斤,亩增产400公斤。这还不算,应用膜下滴灌技术生产的玉米,捧儿大、籽粒饱满、成熟度高、含水量低。销售价格比传统方法种植的玉米整整高出一角钱。高产、销售价高,让十里八乡的农民看着眼热,应用膜下滴灌技术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

  龙江县要在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的行列中站稳脚跟,要想巩固住全省产粮第一县的位置,必须以先进技术为支撑,而先进技术是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种植的前提和保障。基于这一认识,县委书记王兆宪果断提出:“全力推广节水、高效的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力争用3年时间使新技术覆盖面积达100万亩,努力实现粮食生产突破70亿斤大关的新目标。”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落实膜下滴灌技术面积6万亩,项目建设区灭茬、深松整地已全部完成;县农业、财政、水利、农机、电业、交通、监察等各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已完成了项目区农田整治、林路建设工作,新打机电井106眼,架设高、低压线路47公里,安装变台21台,核心区完成铺设地下管道5200亩。目前,项目区的打井正冒着严寒24小时昼夜不停施工,架设高、低压线路和铺设地下管道也在有序进行,必保在1220日前全部完成机电井260眼;铺设地下管道3万亩的项目区建设任务,1230日前架设高、低压线路工作将全部结束,为明年高标准实施这一项目争取时间,打好基础。

  采访中,县农业局局长吴永斌给记者算了几笔账:明年,膜下滴灌项目建设将使用新型pe管材,使用寿命长达50年,按地下滴灌的模式测算,亩投入在700元,平均每亩年投入仅14元;而一个作物生长期,用传统方法浇灌,亩水电成本为20元,新技术的成本则只有7元,平均亩减少投入13元,仅此一项就相当于收回当年的投入成本。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水肥供给方式,按作物生长的规律由给肥泵分4次给肥,并随着滴灌水进入土壤,既减少用肥量,还使作物得到均衡的肥料供应,有效提高了作物产量。按亩增产400公斤算,新技术最少能实现亩增收70-80元。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2932-1.html

标签:农机 蔬菜 农业 生产 遇险 保障金 设施 设立 菜农 掏腰包 有保障 中塘镇 政府

上一篇:新政连出 农机行业“十二五”开局迎利好
下一篇:黑龙江大豆种植成本增加收益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