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版图大县,全县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列全省第四位,全市第一位,但境内山大沟深坡陡,土地贫瘠,耕地不足50万亩,素有九分山水一分田之称;
这是一个人口中县,全县24万人,农业人口就占19万,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这里的农民全身心投入现代农业发展的大潮中,使家乡的旧貌换新颜。
出县城西行,大棚蔬菜成片连栋;投资1600万元建成的占地5760平方米的现代农业观光园令人瞩目;隆隆作响的杂粮加工厂正在加紧生产;农家院里,玉米棒子堆成山;一幢幢舍棚内,待出栏的牛羊膘肥体壮……现代农业的发展让这个贫困县的农民尝到了甜头: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5元,获得了全省“增加农民人均收入先进县”的荣誉。
探寻灵丘县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对于脱贫致富奔小康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产业结构调整来自科学决策
爬上上寨镇上寨南村村头的山顶,对面山坡层层的梯田尽收眼底。“那里种的都是一人多高的核桃树。”村党支部书记刘怀刚指着核桃林对记者说,“这山坡土薄石头多,前几年都种些谷黍豆类,一年下来除去种子、化肥钱,一亩地收入也就一二百元。从2007年开始,县乡两级政府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都种成了核桃树,如今一亩地年收入近5000元,当初许多群众都不乐意,如今都夸政府的决策好。”
工业强县,农业富民。如何增加农民收入?面对人多、地少、土地贫瘠的传统农业状况,灵丘农业路在何方?县委、县政府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立足县情、解放思想的大调研。
立足县情,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干果上山,牛羊进圈,蔬菜下川,杂粮出县”的战略,按照区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设、市场化开发、产业化经营、标准化发展的路子,痛下决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走现代农业之路。
思路决定出路,成果验证决策。几年下来,以“干果、蔬菜、畜牧、杂粮”为主的农业四大产业初具规模。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3万多亩,建设日光温室1960栋,形成了西起清泥涧,东至大作村的设施农业产业带,各类名、优、新、特、珍、稀大棚蔬菜逐步走向规模化生产。特别是投资1600万元建成的占地5760平方米的大作现代农业观光园区,更把该县设施农业发展推向新的高潮;独峪、下关、上寨等5个乡镇种植的核桃、花椒等干果经济林初见成效,目前总面积已达到7.8万亩;在北山区史庄、石家田、赵北等4个乡镇栽植的仁用杏经济林,每年以1万亩的速度递增,总面积已达到5.2万亩,目前干果经济林40%已挂果;全县先后共建起标准化养殖小区40个,5头以上的养牛户发展到152户、50只以上的养羊户发展到1666户、100头以上的养猪户发展到87户、500只以上的养鸡户发展到50户,全县畜禽养殖逐步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
农民创业奔富缘于政策扶持
“思路明确了,就要去践行。农民已经认识到了转型的必要性,但手头缺钱,那我们就要全力扶他们上马。”县委书记张小立多次在有关农业工作的大会上这样讲。
为确保沿这一思路顺利走下去,灵丘县连续7年出台了7个“1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帮助农民创业奔富的优惠政策,使全县农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
成立于2007年的永乐养鸡合作社,发展至今,养鸡规模已由8000只发展到8万只,年产蛋由12吨发展到120吨,合作社成员由8户发展到百余户,成员出资金额由22.5万元发展到500万元,加入合作社的农户现在年收入超过4万元。
合作社负责人段永乐谈到自己如何起步时说:“当初,我在河北石家庄一家养殖厂给人家当技术员,一直有自主创业的想法,可缺钱。一次回家探亲,听说县里出台政策,鼓励农村青年创业,并在资金上给予扶持,我听到后,一下来了精神,马上辞职回乡干了起来。村里无偿给我提供了地皮,政府贴息贷款,就这样有了永乐养鸡。”
“我们每年都要拿出3000至5000万元资金,通过项目直补、以奖代助、贷款贴息等形式扶持发展现代农业,而且今后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大。”县长赵亚雄对灵丘现代农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南山区核桃种植基地:每株苗木农民只负担1元钱,其余的由县政府负担,次年苗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的每株再补农民苗木费0.5元;
平川大棚蔬菜基地:对新建集中连片10栋以上的大棚,县财政每栋补助5000元;
规模养殖基地:畜禽免疫、黄牛和奶牛改良全部免费,标准化养殖小区养殖贷款可走绿色通道;
……
正是这一项项得力的优惠政策,使得全县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现代农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传统农业增效受益科技投入
“同样是搞大棚蔬菜,为啥人家就挣了,你却不行;同时栽下的经济树,为啥他家的挂果多个儿头大,你家的又小又少,原因就是科技没有跟上。只有在科技上舍得投入,种养才能出效益……”这是县里的农技专家为农民现场传授技术的一个场景。像这样的科技培训,县里每年都要举办80多期。
落水河秀英养殖场养鸡户王素梅着实尝到了技术的甜头:“刚开始养鸡时,鸡长得慢,而且老生病,亏得县畜牧局的小孟隔三岔五过来,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养鸡、如何防疫。”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县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等涉农部门每年都结合各自实际,定期举办种植、养殖科技培训班,同时还组织农技人员包村包户进行技术指导。
现如今,乡镇成立农技站,村村都有农技员。活跃在乡村的70多名农技人员进田间办培训,送科技进农户,真正成了农民的“科技保姆”。
科技的投入带来了现实的效益。记者在灵丘县采访时看到了这样一组令人欣喜的数据:
投资150万元完成玉米地膜覆盖5万亩,玉米增产180公斤,受益户5000多户;
投资20万元建设万亩联产创建示范片,玉米比上一年亩均增产27.6公斤;
投资20万元实施41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使玉米、马铃薯、谷子、豆类平均每亩节本增效30元以上。
现代农业腾飞依靠项目拉动
走进投资6000万元的春阳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车间内,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派繁忙景象:全新的现代化生产机械隆隆作响;工人们穿着整齐统一的工作服在生产线上不停地忙碌着。这里的苦荞芸香苷一期工程试产已经成功。这是该县借助农业园区平台,积极上项目,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为扩大以“苦荞”为主的杂粮种植规模,有效拉动产业链,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先后扶持发展起了平型关苦荞食品公司、康馨褥业公司、益寿面食品厂、大山食品公司等一批苦荞生产加工企业。全县形成规模的8家苦荞生产加工企业年可生产苦荞挂面、苦荞茶2200多吨,特别是康馨褥业,年生产能力达50万件,生产总值过亿元。
过去无人问津的苦荞如今成了抢手货、香饽饽,以苦荞为主的杂粮产业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新格局,其中的国威、大山、益寿面、平型关等产品已成为省、市著名商标,产品走向大都市,拥有了“绿色通行证”。目前,全县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已达23个。
全县畜牧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投资1亿的雨润万头种猪场、宝鑫肉牛场等畜牧龙头企业构成了灵丘畜牧发展的航母。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该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1家。
因地制宜,挖掘优势,多轮驱动,灵丘县正在突破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借力转型之风一路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