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湖北省农机局三万工作队员赴宣恩开展三万活动
2011-12-12   来源:山西新闻网   

“政府为咱指明了致富的道路,还帮咱贷款,给咱补贴。一个棚少说也能挣七八千,两三年后咱农民也能住楼房开小车了。”天镇县南河堡村菜农吴彦芳激动地说。

  近年来,天镇县以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为契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取得了喜人的成果。截至目前,该县共投入使用各类设施蔬菜大棚10861栋,在建各类设施大棚3179栋。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472个,注册资金2.07亿元,参与成员3900多人,带动农户1.6万余户。在天镇,设施棚、合作社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代名词。  

  政策扶持,不让农户掏腰包

  资金短缺是设施农业发展中不可回避问题,为此,天镇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加大了资金筹措力度,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农民的顾虑。

  该县规定,每建1栋日光温室、4栋拱棚、10栋移动大棚都可协调贷款4万元,政府贴息两年。此外,每栋日光温室补贴1300元,每栋拱棚补贴500元,每栋移动大棚补贴260元,县农业局对每个日光温室土壤改良补贴20方农家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农户不掏腰包就推进了设施农业的建设。

  科技支撑,提高农民生产技术

  针对传统农业影响下,设施农业种植技术缺乏的现实,该县多次组织有关乡镇、部门、村干部和农户代表赴北京、山东等设施农业发展先进地区考察学习,以提高农民生产技术。

  该县先后组织乡镇的技术干部、种植户、经纪人、合作社负责人等116人,赴山东寿光参加设施大棚栽培技术培训班,以推广设施大棚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理念。同时,通过技术员深入实地进行技术指导,大规模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工作,累计培训农民6000多人次,有效提升了种植户的科技水平。

  目前,该县农户在选种、育苗、田间管理等每一个环节上都在讲科技用科技,设施棚产量最高记录逐年翻新,每亩设施蔬菜收益达到800012000元,是一般大田作物的十几倍。

  订单保底,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立足发展订单农业,该县大力推行“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通过政府部门的积极努力,天镇县绿泽园食品有限公司、大同市裕旺商贸有限公司、天镇县农贸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企业,相继与当地菜农建立订单关系。该县同兴源淀粉有限责任公司在全县4个乡镇、12个村发展玉米种植基地2600亩,吸引农户1300多户。此外,该县还获得了北京市“场地挂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市场化辐射逐步拓宽。初步形成了以“设施蔬菜”为主导的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格局,探索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2010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059元,设施农业项目区的农户收入达万元以上。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2611-1.html

标签:农机 开展 活动 队员 工作 湖北省

上一篇:天津市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势头强劲
下一篇:以农机“阳光工程”助推中国农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