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区平旺乡马营村位于大同市区西南方向4公里处,南邻同煤集团棚户区,周围厂矿林立,人口60多万,有着广阔的蔬菜消费市场。全村总人口2100人、耕地1005亩,劳动力310个,大棚蔬菜是村主导产业。2010年马营村农业总产值1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80元;其中蔬菜产业产值1100万元,蔬菜产业人均收入6200元,蔬菜产业人均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比重为91%。2008年至今,我村多次被上级党委、政府授予“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马营村发展“一村一品”温室大棚蔬菜的主要做法是:
一、理清思路,统一认识
近年来,由于城市扩张和周边企业的用地增加,村民土地流失严重,闲散劳动力增加。马营村党支部、村委会在认真学习研究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制定了本村的未来发展规划:“以新农村建设为中心,以一村一品发展为主线,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突破口,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狠抓设施农业发展。”发展设施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有效解决失地农民和农村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二、抓好示范棚建设,增强村民发展热情
在统一了认识,坚定了信心的基础上,2005年村集体多次召开各届人士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做出了发展大棚蔬菜的决策,准备首先建设一批示范大棚,以带动规模化发展。村委会反复宣传、动员,做了大量群众工作,但是广大群众还是在观望。此时村党支部书记王贵、支部副书记张志亮、妇联主任张富叶首先带头自建示范大棚,部分党员、群众看到投资不是很大,风险有限,于是也纷纷自建大棚。就这样,全村共建起了首批100栋示范蔬菜大棚,这批大棚经济效益很高,2008年平均纯收入达15000元以上,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的愿望日益强烈。2009年3月,在先后多次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我村引资1.07亿元,开工建设“马营村设施蔬菜基地”项目,项目总占地1450亩,计划建设温室大棚1000栋,蔬菜配送中心一个、育苗基地一个。2010年已完成温室大棚700栋,并投入使用。
三、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发展设施农业投资大、资金回收期长,村集体资金缺口较大。为了解决建设资金问题,马营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争取了部分项目资金的基础上,积极自筹资金。在筹款的过程中,村党支部书记王贵同志带头把自己经商积累的20万元资金无偿借给了村委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见此景,村两委会其他干部也纷纷出钱、出力;与此同时,村委会工作人员耐心地向部分投资商介绍了马营村设施蔬菜基地的发展前景,说服他们为集体垫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最终投资商
四、集中整合土地,扩大产业规模
马营村按照“抢抓城郊型设施农业发展机遇,领跑全市无公害蔬菜大棚市场”的思路,通过复垦旧大渠和土地流转的方式,整合土地1450亩,集中连片,形成规模,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温室大棚分散建设规模小、效益低的问题。在温棚设计上,在不影响采光、保暖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非生产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马营村党支部、村委会特别注重倾听民意,确保农民利益最大化。村集体本着“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多次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订了《马营村处理土地问题实施方案》。首先,村民可选择获得一次性现金补偿,即一次性获得二轮承包期剩余年限土地流转补偿款,优质地每亩每年1000元,普通地每亩每年750元;其次,村民可以一次性用二轮土地承包期剩余年限土地租金承包温室大棚,流转土地少的村民可以几家一起承包大棚;再次,村民想要继续种地的,可以调地,调到水浇地。对于之前从未承包过大棚的村民,村委会还与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达成相关意向,为村民承包温室提供不少于5万元的小额贷款。
村民可自由选择方案。从协议的酝酿出台到与村民签订执行,村委会始终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有些村民选择了现金补偿,如任真、蒋爱春、常月顺等;部分村民选择了抵顶温室大棚,如白天军、王永等;极个别村民选择了调地,如李武。全村有劳动能力的户数为310户,目前已有162户承包了温室。
五、发挥大学生村干部作用,推动科学化管理
在建设蔬菜基地的过程中,马营村先后组织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的大学生村干部徐志华、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的王志强等人到山东寿光、京津等地区学习,既看到了寿光蔬菜的规模效应,也看到了京津地区城郊型农业的特点,更学习到了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在借鉴了一些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马营村采取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来发展。目前投产的温室既有分散的农户种植,也有企业的新特品种示范。
下一步发展计划
1、落实蔬菜配送中心建设,完善蔬菜销售渠道
马营村正在积极寻求与北京新发地等企业合作,为打造大同市一流农产品销售市场而努力。马营村蔬菜配送中心项目已经立项,正在办理相关土地手续,力争2011年建成。
2、实施千栋温室大棚项目二期工程
马营村将于2011年继续启动设施蔬菜基地建设项目二期工程,建设剩余300栋温室大棚。通过蔬菜基地建设,全村将实现户均一个温室大棚的目标,预计年纯收入可达2―4万元,农民增收将得到可靠保障。
3、争取无公害认证,走标准化道路
马营村已与山西省农科院、山西农大等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取得联系,争取利用他们丰富的市场和技术资源为我们的设施蔬菜基地寻求优质的技术支持,以便尽快帮助我村启动有机食品和无公害蔬菜认证申请工作,打造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