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农业部初步统计,2011年全国水稻种植、收获、耕整机械化水平持续提高,机插、机收、机耕面积分别登上1亿亩、3亿亩、4亿亩的新台阶,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达到63%,比去年增加2.5个百分点。
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是增强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农业部以水稻优势产区为重点,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取得明显成效。从种植环节上看,2011年全国水稻机插新增2400万亩,总面积达到1.05亿亩。加上水稻机直播、机移栽面积,今年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将超过25%,比上年增加4个百分点。东北三省是我国机插秧发展最快的区域,新增面积约1200万亩。从收获环节上看,2011年全国水稻机收新增1900万亩,总面积3.08亿亩,水稻机收水平将超过67%,比上年增加3个百分点。黑龙江、安徽、江苏三省的水稻机收面积均超过3000万亩,机收水平均超过85%。从耕整环节上看,预计水稻机耕新增1500万亩,总面积达到4.03亿亩,机耕水平将超过88%,比上年增加1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意见》,将水稻生产机械化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主攻水稻机插、机收两个关键环节,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农业部继续将购机补贴政策向水稻机械倾斜,推动了今年插秧机、收割机市场产销两旺。据统计,2011年中央财政投入24.5亿元,共补贴购置插秧机7.6万台、联合收获机7.82万台,同比增幅分别达到20%、10%。
标准化育秧是提高机插秧水平的关键环节。为推广普及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近年来,农业部累计在水稻主产区建设了341个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发挥了较好的核心示范作用。
跨区机收是提高水稻机收水平的有效途径。农业部今年发放了30万张《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跨区机收作业证》,鼓励开展跨区机收、机插作业。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提前做好水稻机插、机收作业的市场摸底调查,并在网上进行公开发布,引导供需双方进行信息对接,有序流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积极开展代耕、代育秧、代插秧、订单作业、一条龙服务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安徽省大力培育服务主体,农机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共完成水稻机插秧面积346万亩,占全省机插秧面积的69% ,成为水稻生产机械化的主力军。
农业部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国水稻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今后一个时期,要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行政推动,强化政策扶持,保护和调动广大群众发展机插秧的积极性。二是坚持市场拉动,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开展跨区作业,建立长效机制。三是坚持示范带动,加强技术培训,建立多层次的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区、示范点,以点代面,梯度推进。四是坚持部门联动,推进农机农艺融合,进一步完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五是坚持宣传促动,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