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吐鲁番大棚经济带动万余农民致富 蔬菜多销往国外
2011-12-23   来源:农机360网   

    网讯 听说过大冬天给大棚盖棉被么?记者13日在武进邹区新屋村金英王特种蔬菜种植园里,就看到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

    从外观上看,这种大棚与普通大棚并无太大区别,只是在棚顶铺着一层棉被,大约2-3厘米厚,大棚两头各由牵引机器把棉被卷裹起来。走进大棚,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眼镜片上瞬间全是雾气,棚内的温度计显示温度在22度,比大棚外足足高了10度。再看大棚内,丝瓜、西葫芦等瓜果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而在另一边,记者看到两个大棚里的瓜果全都枯萎。“只因为当时这个大棚的棉被没来得及运到,晚盖了一天,结果全都冻坏了。”金英王副总经理李厚成解释说。

    “以往的大棚,虽然温度比较高,但是要在冬天种植一些不耐寒的瓜果,比如丝瓜、西葫芦,却比较困难,常州地区也不是很多。这多亏了棚顶的这条大棉被。”李厚成介绍说,每天傍晚他们就把大棉被从棚顶放下,帮大棚盖好,第二天早上再卷起来,遇到阴雨天也盖上棉被。这些过程都有牵引机器完成,十分轻松。“有了棉被覆盖后,保温效果更好,棚内温度基本都比室外高10度左右。这其实也不是什么高科技,就像生活中人盖棉被,甚至这还是用废品棉做的,只是大了很多。”

    虽然棉被不值钱,但大棚的造价却较高。金英王负责人潘英娟告诉记者,这些棉被重约4/平方米,而整个一个大棚占地2亩,覆盖的棉被面积达2400平方米,重量差不多5吨了,这对钢管、钢架以及大棚膜的质量要求很高,价格自然也高。“我们8个大棚花了近200万元,每个大棚投入在25万元左右,同样大小的普通大棚足够造5个了。”

    如此高昂的投入,要多少时间才能收得回来?潘英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以往,大棚基本只能种植一季叶菜一季瓜果,以丝瓜为例,以往只能夏天种,每亩收益约1万多元,冬季种叶菜类收益只有两三千元,全年加起来亩收益不到2万元。

    而现在,用了棉被大棚后,冬天可以种植丝瓜,亩产量可比夏季种植翻一番,达4万斤,按2.5/斤的平均批发价计算,仅此亩收益就可达10万元;若明年夏季再种植一季番茄,亩收益至少也可达到近万元。这样,全年亩收益大约在11万元,收益比原来增加了差不多5倍。

    “主要原因在于冬天种不耐寒的瓜果,市场效益比较好。照现在情况来看,预计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这也是我们当初再三考察和计算之后,舍得这么大笔投入的原因。”潘英娟说,这些棉被和薄膜都可以使用5年,基本上后面4年就等着赚钱了。

    不过,虽然现在形势不错,潘英娟心里也有担忧,这些棉被大棚是学习山东寿光种植经验之后引进的,那里全年光照充足,雨水也比较少,效果十分好,相比起来常州降雨明显多,冬天连续阴雨也经常出现,这时候如何保证棉被大棚的效果就成了问题。

    “在解决了这些问题后,要是尝试下来效果好,我们以后还将继续扩大棉被大棚的范围。”潘英娟看着大棚里的郁郁葱葱,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2323-1.html

标签:农机 致富 蔬菜 销往 国外 农民 万余 大棚 经济 带动 吐鲁番

上一篇:朝阳市设施农业协会成立提升全市设施农业市场竞争力
下一篇:安徽:歙县重点打造“千亩大棚万亩蔬菜”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