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塑料大棚来进行反季节种植蔬菜和养殖家禽已成为广大农民朋友致富发家的快捷渠道。塑料大棚一般都在50米至80米长,存在户数多,棚挨棚,连成片,使用的可燃材料较多,具有易燃性、蔓延迅速、火灾损失大、火灾扑救难度大等特点。由于冬季大风天气较多,大棚又要靠燃煤保温,加之农民朋友自身消防意识淡漠,进入农村大棚火灾的高发期,一旦夜间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结合农村大棚设置及防火特点,消防部门提醒:大棚的设置应远离村庄,如确需设置在村庄内,应保证大棚与最近的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如烟囱)的间距不小于30米;设置单个大棚时,长度不应超过60米,面积不应超过600平方米。组与组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2米,防火间距内不得堆放易燃可燃物质和种植油性植物,大棚周围的荒草要及时清除,塑料大棚不得建在高压电线下;由于大棚需炉火加温,大棚通风不畅,人员在内居住极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夜间发生火灾也易造成人员伤亡。如确需住人时,应在大棚外建房供人员居住,所建的房屋选用耐火等级高,不易燃烧的建筑材料,需要使用明火时,烟囱要安装防火帽,以防止飞火引燃大棚。
此外,农村大棚还应24小时有人看管,做到安全规范用火,防止人为纵火,严格禁止让儿童进入棚区。夜间还要联合组织人员加强巡查。严禁人员居住在大棚内部或进入棚户区内吸烟,大棚内要减少使用电气照明,若确需使用时,所用的灯泡不应高于60瓦,且灯泡应与棚顶留有不少于60厘米的安全距离,并要按照规范铺设电气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