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旱作农业发展的“甘肃模式”
2011-12-26   来源:新华网   

1224网讯 十年前,20岁的尹海霞刚嫁到吴家庄村时满心不愿意,“和他好了以后才知道,他们村这么穷,他家又是这村里最穷的。亲戚朋友都说,你咋找了这么个人家?”

    但如今,她一家住进了100平方米的新房,种上了高科技大棚菜,收入颇丰。“现在我在朋友里面是过得最好的一个。”尹海霞乐得合不拢嘴。

    吴家庄村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坡岢岚县大涧乡。在2007年以前,吴家庄村人均收入只有1500元左右,全村55232人几乎都住在半山腰的窑洞里。然而,到了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猛增到2万元,增长了10倍多。

    “以前我们村是远近闻名的‘光棍村’,现在可不一样了,有个小伙子还娶了个天津媳妇呢。”老支书张国新乐呵呵地说。

    是什么让这个小山村发生如此巨变?

    2007年,吴家庄村被确定为岢岚县大涧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张国新为筹措发展资金,找到了本村籍企业家张春生。这个土生土长的吴家庄村人从部队退伍后,做过服装、木材、煤运等生意。致富后的他始终没忘记那个贫穷的小山村,也想帮乡亲们一把。

    致富第一步,他们选择了温室大棚。50个温室大棚在张春生的资助下拔地而起,有意愿有能力的村民都可以领种。

    为改变村民们的居住环境,张春生又出资170多万元建了72套新居,吴家庄人终于告别了土窑洞,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记者在村民张美如家看到,100平方米三室一厅的房子里,装潢摆设和城市的楼房毫无二致。墙面刷得雪白,47英寸的液晶大彩电摆在客厅,茶几上则摆满了各种水果瓜子。

    “过去住的是破窑洞,啥都没有。种五六十亩地,一年也就六七千块钱。”现在,张美如种了2个大棚,一年收入近5万元。老公在村里的小杂粮加工厂上班,一个月能领3千多块钱,再加上加工厂的入股分红,一年能收入十万元。

    这在吴家庄村并不算什么,尹海霞种的高科技大棚菜更令人惊叹。那是今年刚刚投资100万元新建的鸟巢大棚,一个大棚能种十万株蔬菜,相当于50个普通大棚。“蔬菜全部采用电脑智能化营养液自动循环浇灌和立体化气雾式喷灌,完全是有机高端的。”尹海霞说,春节前第一茬蔬菜就能上市了,预计可以收入30万元。

    吴家庄村的大棚菜不仅科技含量高,还追求产业化发展。一个规划200亩的设施农业种植园区即将建成。村里的阳光蔬菜农业合作社负责统一规划和销售。葡萄、小西瓜、草莓、香瓜……吴家庄人种上了他们以前甚至没有吃过的水果。为了便于蔬菜存储,村里还建起了蔬菜恒温保鲜库。除此之外,吴家庄村还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建起了小杂粮加工厂。

    “让城市人也来感受一下我们吴家庄村人的生活。”张国新骄傲地说:“春观杏花夏纳凉,秋摘瓜果冬赏雪,快活得很!”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2290-1.html

标签:农机 模式 甘肃

上一篇:全省最大连片智能大棚落户通州
下一篇:湖北省:农机化成为农业强省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