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2011年北京农机化亮点纷呈
2012-01-05   来源:河南农机局   

  近几年来,我们始终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农机化工作的总抓手,作为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加快农业技术集成应用的重要载体,坚定不移地予以推进,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呈现出好的态势,好的趋势和好的气势。

  一是发展速度持续加快。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公布实施后,我省当年经工商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有500余家,2008年发展到1068家,2009年达到2400余家,2010年达到3520家,2011年预计达到4182家,平均每个乡镇2.23个。其中焦作、信阳、济源三个省辖市和部分县农机合作社数量已实现规划目标。

  二是综合实力持续提升。预计到2011年底,全省农机合作社固定资产原值达到125亿元,拥有大中型农业机械10.5万台套,社均25台套。通过省级标准化示范合作社验收的299家。打造了一批资产3000万元以上的特大示范社,涌现了一批流转土地上万亩的农业规模化经营示范社,孕育了一批农机农艺融合的现代农业示范社。

  三是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据对1994个业绩突出的农机合作社调查,共流转土地171.57万亩,社均860亩;托管土地422.56万亩,社均2100万亩;订单作业面积1987.3万亩,社均近1万亩。今年三夏期间,由农机合作社自有机械和组织的机械完成小麦机收量占总作业量的80%以上。今年三秋期间,深耕深松整地作业、玉米机收等新技术推广主要靠农机合作社承担。

  四是创建渠道持续拓宽。目前,我省农机合作社正在实现由组织成员的松散型向以资金、技术、信息、机械、土地等生产要素参股合作、有效整合的紧密型转变。即:由农户现有机械组合型向资金入股型转变;由农户间的松散联合向实体型转变;由跨区作业为主的“游击战”向“阵地战”和“游击战”并重转变;由生产服务型向生产经营服务型一体化转变。特别是一些工商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领办合作社后,农机合作社的融资能力、管理水平、经营理念都在发生新的变化。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在推进农机化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集成应用农业技术、保障粮食安全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一是加快了农机化发展方式转变。农机合作社的发展,逐步改变了农机以个体农户为主体,分散经营的局面,提高了规模化经营水平。2011年底,我省现有农机户541万个,较上年减少8.5万个,减少1.57%。其中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的户数增加164%。年末农机从业人员减少11.2万人,减少1.75%。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增强了农机购买力,推动了大型、新型机械的发展,改善了农机装备结构。从动力装备看,2011年,全省小型拖拉机拥有量减少2.85万台,降幅达0.79%。而大中型拖拉机则增加3.63万台,增幅达13.21%,其中14.7―18.4千瓦拖拉机增幅为10%,18.4―58.8千瓦拖拉机增幅为7.18%,而58.8千瓦以上拖拉机增幅则达到31.74%。从新型机械看,2011年全省水稻插秧机增加了49.04%,玉米联合收割机增加了30.13%,花生收获机增加了42.65%,油菜收获机、青饲料收获机、水稻工厂化育秧设备等成倍增长。从机械配套结构看,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增幅为1.06,而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增幅达到13.93%。

  二是推动着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提高了农机组织化程度,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促进着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农机合作社以土地反租承包、土地托管服务、订单作业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生产经营服务,适合当前农民的心理状况,易于被农民接受,在不改变农民对土地使用权的基础上,推进了土地流转,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实现了机械化大生产与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对接。如临颖县的达舟、固始县的广德、息县的金宝、浚县的鹤飞等农机合作社,流转土地面积都在1.5万亩左右,他们对土地统一整理、统一经营,集成应用农业技术,有力地提高了生产经营水平。

  三是确保了粮食生产安全。农机合作社以先进农业机械为手段,主要从事粮食生产,不改变土地的种粮用途,保障了农业劳动力转移,保证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农业技术进步。目前,我省每年省内、省外打工的外出劳动力达2500万人左右,而农业并没有因此出现撂荒土地现象,粮食生产水平却不断提高,今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1100多亿斤,并走出了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应当说,机械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核心任务是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这对农机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也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将抓住机遇,继续以推进农机合作社建设为抓手,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做出应有贡献,具体将突出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将农机合作社建设主动融入“百千万”高标准粮田工程建设。从明年开始,河南省将建设6000万亩的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高标准永久良田,要求实现全程机械化。我们将组织农机合作社,以每社承担1万亩土地的机械化作业为目标,通过土地承包、土地托管、订单作业三种方式,搞好机械化生产服务。二是主动融入农业产业集群工程建设。就是积极寻找切入点,在农业、畜牧业等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培植农机合作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支撑。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2133-1.html

标签:农机 纷呈 亮点 北京

上一篇:昌乐营丘:20个高效蔬菜大棚已基本完工
下一篇:浙江2011年农机装备新增22.24万台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