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 “这棚西红柿就是我的希望啊。”周致潮病了六七年,上有两老、下有两小,在村里最穷,从没想过自己也能在成本近万元的钢架大棚里种菜。五年前,本报记者颜芳在南京江宁区石坝村目睹了低收入户如何把未来寄托在政府的帮扶项目上,写下《南京力助困难农户奔小康》。当年的希望今天成真了吗?近日,记者回访了周致潮一家。
【新闻】 出城上绕城公路,高速二十分钟,小路二十分钟,1月15日,记者开车去南京市江宁区的石坝村。在大学生村官秦剑的引领下,很快找到了周致潮的家。虽然还不算富裕,但有政府提供的各种保障托底,处于最底层的周家人同样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不仅脱了物质的贫,也早已脱了精神上的苦,活得有滋味有盼头。
周致潮站在门口,一张笑脸带着红润,握手时连着说了几句“欢迎欢迎”,和当年简直判若两人。那年记者随南京市领导下乡调研,村里刚为他免费提供了钢架大棚,他佝偻着背在里面摆弄西红柿苗,蜡黄的脸,一副凄苦样,远不如脚下的泥土有生气,说话都懒得抬头。
家里没见新家电,只是格外的洁净。周致潮说话嗓门大,不时大笑,就像那杯待客的茶,整个屋子都冒着热气。
“你胖了不少啊,年轻多了。”“心宽体胖嘛,那年你们来的时候,我才100斤,今年我都快140斤了。”周致潮身体不好,爱人在工地上打零工的几个钱要养活一家五口,两个儿子都在上学。2006年,周致潮连住两次院,一家人撑不下去了。就在那年,南京出台《关于促进低收入纯农户增收的意见》,提出多措并举,力助低收入农户人均年增收千元,齐奔小康。周致潮免费领到了两亩钢架大棚,从此,走在了希望的田野上。
“我只能干点轻活,要翻地了村里会派人用农机翻,免费。移苗栽苗村主任帮我请人,买农资也是他先垫着,卖了菜再还他。技术上的事有农技员,一喊就到。”各级政府在石坝村投入七千多万元,盖了三千亩钢架大棚,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种菜上了规模成了气候,就有经纪人到田头收菜,遇上收价太便宜,村里成立的靓绿公司就统一收了直接拿到大市场去卖。“两个大棚,一年净收入两万块钱,孩子上学,一家人吃穿勉强能对付了。有了这个底,人就宽松了,身体也好了,这几年我都没住过院。”一家人都免费入了合作医疗,门诊即病即销,周致潮天天注射胰岛素,一年自己出的医药费也就1000多元。每月政府还有六七百元的低保补贴。夫妇俩还被免费入了养老保险,无论是眼前还是今后,都有了保障。
周家的大棚离家不远,十分钟就走到了。一棚碧绿的莴笋散发着特有的清香。下午有人来收菜,一斤2元,周致潮准备卖100斤。周致潮告诉记者,全村89户困难户都领到了免费大棚,户户告别了赤贫。5年以来,南京建设低收入农户增收项目区近200个,超过10万农民受益。要没有从大棚、农资、技术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靠自个儿单打独斗,再有能耐的人,也没法像现在这样,一亩地就能苦出十亩地的钱。听说,石坝村还要在高效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农业旅游,今后农户每亩地上的产出就更高了。
每天下午卖完菜,周致潮喜欢到社区服务中心去转转,村民们常聚在那里拉呱。贫困并没有把周家和其他人隔离开来,一家人反而和社会融合得更紧。“就我们家的情况,以为儿子能读完初中,识几个字就不错了,没想到还都能上大学。”两个儿子上高中时每学期有800元助学券,先后都考上了大学,日子虽紧,但就像倒啃甘蔗,越来越甜。今年,周致潮还盖了四间瓦房,把下辈子要做的事提前做了。
“还有半年,大儿子就毕业找工作了,儿子有儿子的前程,以后日子会更好。欢迎你再来我们家做客。”周致潮和80岁的老母亲站在门口送客,两人笑意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