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小年的鞭炮声已经响起,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了。你,或许已经踏上了回家的路,或许正在为即将来临的春节假期制定计划。可就在我们身边,许多人仍在或将在工作岗位中度过春节假期。从今天起,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记者将深入基层,走近这些忙碌而可敬的人们,记录他们的“新春”,体现各行各业的人们为沈阳振兴发展做出的努力。
1月16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
下午,在辽中县养士堡镇养前村丁杰家的大棚里,记者正在采访呢,丁杰的好姐妹们也挤了进来。
“妹妹,我算是"老的给小的拜年了",咱不缺礼数吧。”这话不假,说话的杨晓丽已四十开外,比丁杰大十几岁呢。“我那两个棚效益"咣咣"的,除去一年的花销,还有几万块剩余,要没你帮助咱们,哪有今天?你说,该不该给你拜个年?”
丁杰今年31岁,是这一带有名的棚菜种植能手。别看她年纪不大,可在大棚里摸爬滚打12年了。她是个热心肠,村里村外的乡亲姐妹们没少得到她的帮助。丁杰还算是文化人,大专毕业后,在沈阳农业大学进修过一年的农业技术。今年,一个省级农业科研部门找到她,委托她代管两亩地的蔬菜新品种科研试种,就凭这事儿,别人不服都不行。
“谢谢姐姐们,真不好意思!”丁杰腼腆地一笑。
“还有我这个哥哥呢。不管岁数大小,不都是你的学生吗?”说话间,闯进一位汉子,手里还拎着一大袋荷兰串彩西红柿和一只家养乌鸡。他叫金东升,这两年大棚里种的都是丁杰帮他选的品种。“看看这西红柿个儿小,皮薄、肉嫩、卖相好,价钱比一般品种要高出一倍。”
“正好记者来采访,可得帮咱好好夸夸小杰,今年我家一个棚两茬就赚了近3万,马上要倒茬了,小杰,你说我还种点啥好呢?”……放下手里的家产年货,大家七嘴八舌地唠开了。
“看市场行情和时令季节,我看下茬还是种芸豆保靠,3月份就能上市,最少能卖到五六块钱一斤。”丁杰和大家说事儿从来也不隔心。
趁大家参观棚里蔬菜长势的空当,不知丁杰从哪儿拿出几本书。“这是我以前到省里参加农博会时带回来的,你们拿回去看看,保准能学到有用的东西,也算是我给你们过年送的礼了。”丁杰一边发书一边说。
不知不觉中,夜幕降临。大棚里的光线暗淡下来,这时丁杰的手机响了,原来是婆婆打电话来提醒她回家吃饭。大家不好意思地相视一笑,站起身来要走。“哎,都别走啊,今天你们都来给我拜年,我今天做东,咱们就在这看护房里吃,大家带的是咱劳动成果,也正好唠唠这大棚里的事儿。”丁杰拦住了大家。
小年儿的傍晚虽有些阴冷,可丁杰家大棚的看护房里却暖意融融,大家围坐在一起,端着酒杯,笑着、唠着、期盼着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