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正宁县四郎河川,从上游的秦家店村到下游的长口子村,一排排银光闪烁的塑料大棚一望无际,棚内一畦畦绽绿吐翠的白菜、萝卜长势喜人,一辆辆满载鲜菜的贩运车辆穿梭往来……
正在自家大棚里栽植秋延白菜的宫河镇长口子村党支部书记张小民高兴地对笔者说:“去年是我们村农民的丰收年,全村拱棚蔬菜种植户棚均收入6500元,群众种植设施蔬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不,我家这两棚西红柿在春节就上市了。”
近几年,正宁县围绕建设服务正南煤田开发“菜篮子”基地,大力实施四郎河川万亩设施种菜基地建设,5年时间共建成设施蔬菜大棚4006座,全县瓜菜面积达到了86513亩,产值1.1亿元,农民人均增收500多元。四郎河川区万亩设施瓜菜基地被国家科协、财政部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为了提高蔬菜生产的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正宁县从山东寿光高薪聘请技术专家和县内种菜能手进行生产指导,采取群众互换、租赁承包等办法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县政府还以年薪2万元聘任甘肃农业大学3名教授为经济顾问,长年为果、菜等产业开发提供技术服务。县上还围绕市场需求,引进示范推广了日本“金秀”西瓜、黄欧宝、紫贵人黑椒、黑美人葫芦等21种瓜菜新品种,从而使全川蔬菜品种由过去的十几种增加到40多种,名优品种应用率达到95%以上。同时,县上按照标准化要求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从育苗、栽培、生长、采摘、包装、出售等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先后组织菜农示范推广了大棚育苗、瓜类嫁接、有机质无土栽培、立体间套、烟雾剂、粉尘剂防病防虫等新技术30多项,使全川拱棚、育苗、定温等三项技术普及率达到100%。该县还与杨凌高科技农业示范园联姻,试验推广了日光温室多茬次栽培技术,使一个温室年产达2.5―3茬以上,亩产值达1.05万元,亩效益7500元左右。
最早实现一年种三茬的代店村菜农黄玉宁扳着手指头,给笔者介绍了一年种植三茬蔬菜的栽培模式:第一茬从上年12月开始定植,品种主要有西红柿、番瓜、辣椒、黄瓜等,5月中旬上市;第二茬在6月中旬套种豆类、菠菜、油菜,9月上市;第三茬是11月定植秋延白菜、萝卜,元旦开始上市。“我家的3个塑料大棚棚均收入7600多元。”盘点一年的收入,黄玉宁十分感慨科技带来的巨大效益。
为了提高蔬菜的市场竞争力,正宁县及时成立了川区蔬菜经销协会,采取“协会+农户”的运作模式,组织会员按照绿色种植规程开展蔬菜标准化生产,每年初由协会与种菜专业村、专业户签订“四定合同”,即定蔬菜品种、定产量品质、定收购价格、定最低保护价,有力地调动了农民种菜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县上还及时开通了蔬菜信息网,组建了蔬菜经销公司和经销服务队,从而使当地蔬菜有了进入大城市的“通行证”。山河镇秦家店村村民范建都兴奋地说:“自从去年村党支部组建起蔬菜协会以后,不但供种、销售有人撑腰了,农民组织起来种植形成规模之后,还能选择合作的加工企业。”如今,菜产业在四郎河沿川各村经济发展中独占鳌头,蔬菜收入占到全川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