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平市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模式,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重要抓手,设施农业发展渐成气候。
为了加快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高平市按照“三种三养三加工”的思路推进农业产业化,成立了项目领导组,由高平市市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农业局和各乡镇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指导和组织实施。去年,高平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日光温室的补助标准调高到1万元,范围扩大到连片发展、贷款贴息、技术培训、品牌创建、标准化生产、基础设施配套等各个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建设温室大棚的积极性。两年来,市乡两级财政累计投入扶持资金8000多万元,调动社会资金4亿多元,建设设施农业大棚8000多栋。
为抓好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农业部门加强了对设施蔬菜标准化种植的组织领导,经常派技术人员进园区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采取基地和产品认证、技术规程制订、商品注册、标准化生产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推广组培育苗、节水滴灌、反光幕、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标准化蔬菜生产管理技术;广泛应用智能化连栋温室、大跨度无支柱金属桁架结构温室等先进建棚技术和新型建棚材料,不断加强设施农业种植标准化的推广力度。示范区建设项目要求:严格按照无公害产品生产技术规范操作,在生产中不使用城市垃圾、工业废渣和未经处理的有机肥,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及未经登记的生物肥料。经过几年的努力,高平市的蔬菜种植标准化有力地推动了循环农业发展,高平市逐步形成了“猪-沼-菜”、“猪-沼-果”等循环模式,农业经济形成了循环产业效应。示范区内的试验示范食用菌、油桃、樱桃、葡萄等品种的设施栽培技术得到快速推广,高平市设施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加快,整体技术水平有了显着提高。
走进高平市凯永养殖循环农业园区种植区,映入眼帘的是望不到边际的蔬菜日光温室大棚。棚内嫩绿诱人,丰润饱满的西红柿点缀在翠绿丛中,青翠欲滴的果味黄瓜伸展腰肢,鲜嫩的西葫芦坠在枝头,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据悉,在凯永公司的带动下,附近6000多农户开始发展种养业,公司驻地仙井村的农民年人均现金收入增长了1100多元,凯永给当地农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据农业部门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期间,高平市将以丹河流域为中心,许河、原村河等流域为支撑,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科学规划建设寺庄农业园区、河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东部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新建、续建凯永、绿美、大野川、苏庄、绿丰、王报、陈区、团东、韩庄、北李等2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全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高平市每年发展温室大棚2万栋,力争“十二五”期末,发展温室大棚总数达到10万栋,实现户均一栋棚,人均增收5000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