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我省下发《关于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加快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意见》。日前,记者在互助土族自治县采访时欣喜地看到,当地农民在科学技术支撑下,发展设施农业,实现了增产增收。
来到互助土族自治县塘川镇高羌村赵智山家的蔬菜大棚,宽敞明亮的棚室内,一畦畦生菜、茼蒿、上海青绿油油的。赵智山欣喜地告诉记者,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家建起了蔬菜大棚,一年四季都是收获的季节,以往只能在春天播种的事早已成为过去。有县上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他家一栋大棚平均每亩年收入可达1万多元。
为了照顾上学的孩子,从去年开始,长年在外务工的赵智山两口在家盖起温棚,种上了蔬菜。“一栋棚只种细菜类作物,一年可以收好几茬,今年我们打算种西芹,一年可以种两茬儿,正好赶在端午节和明年春节前上市。”赵智山说。
年过花甲的村民赵延海家有两栋温棚,老两口在务劳温棚的同时还能照看小孙子。去年,赵延海夫妇靠温棚种植蔬菜,收入达到三万余元。这在过去,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像赵智山、赵延海一样,塘川镇高羌村的大部分农户建起了温棚,这个只有三百多户人家的小村庄成了互助县最大的叶菜类蔬菜生产基地。近年来,在强农惠农政策的指引下,高羌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已经建成了两百多栋新型日光节能温棚。
科技投入成了高羌村农民致富的新路子,从搭建温棚国家投入部分资金,到建成后完善水、电、路等各项设施,派专业技术人员长期蹲点指导,并配备安装卷帘机等,无不包含着互助县政府对这个小村庄农民致富的科技支持。2011年,高羌村里成立了塘川镇高羌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修建了一座库容量500吨的冷藏库。
如今,大棚蔬菜种植已成为高羌村群众增收的强势支柱产业,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2400元上升到了2011年的6000元。6年时间实现了翻一番的目标,特色蔬菜种植收入占全村收入的40%。
像对高羌村的投入和支持一样,近年来,互助县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2011年实施旱作物农业科技推广、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和农牧民技术骨干培训等农业科技项目17项,投资达3833.75万元。2012年,计划实施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推广、良种生产补贴和农村能源建设等项目9项,总投资达4904.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