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市两会上,“菜价高”再次成为了热点话题,引发众多代表、委员纷纷予以重点关注。大家表示,不仅要关注菜价,更要考虑“菜质”,价格高会让市民“吃不起”,而质量差则同样“伤不起”“价”由“人”和“介”组成,只要人人都关心介入是可以解决的;而“食”包括了“人”和“良”,则要求大家务必心存善念、有良心才能做好。
实地调研 蔬菜价格仍在“高位”飞
“现在菜价尽管比春季期间要便宜点儿,但是价格比前几个月还是要贵不少。”16日上午,记者赶到位于海口市中山路的南北集贸市场,一位卖蔬菜的女摊主告诉记者。
从我市多家菜市场了解到,我市很多蔬菜价格仍处“高位运行”。据每日菜价统计监测表显示,以两种常见蔬菜和鸡蛋为例,空心菜现售1.5~2元/斤,菠菜为3元/斤,春节最贵时的价格为空心菜3.8元/斤,菠菜4元/斤,而在去年11月、12月,菜价分别不过才1.1元和2.3元上下。鸡蛋价格则更让人“触目惊心”:去年12月上旬,我省鸡蛋零售价格为6.67元/斤,位居全国第2位,比全国平均价4.74元高40.72%,比价格最低的山西省3.95元高68.86%,比价格最高的贵州省6.77元仅低1.48%。
“菜价肯定还会再‘高飞’一段时间的。”培龙市场、龙昆南市场等多家菜市场负责人给出了“经验之谈”:4月至8月,我省普遍高温多雨,蔬菜比较难种,产量相对较低,我省蔬菜生产进入淡季,40%以上的蔬菜依靠岛外输入。而9月、10月左右又是台风季节,洪涝灾害对我省农业影响很大,价格自然“水涨船高”。此外,化肥、农药价格的逐年提高,汽油、过路费等价格持续上涨都会刺激菜价“发烧”。
海口蔬菜价格降低一般是在冬季,气候风调雨顺,菜农种植积极性较高,冬菜随之大量上市,菜价开始“退烧”。
委员建议 缩短供应链推广“农贸对接”
目前,我省冬季瓜菜种植面积在300万亩左右,而常年蔬菜用地面积是8万亩,仅为冬季瓜菜用地面积的1/40左右。从消费量看,我省2010年从云南、广西等地调入的蔬菜总量约80万吨,占全省全年蔬菜消费量的50%左右。而品种上,我省夏季26个蔬菜品种中,21个品种要从岛外调入。与此同时,我省“菜篮子”建设中还存在设施化农业弱,规模化、基地化程度不高,组织化程度低,物流费用、人工成本等推高市场价格等问题。
为此,市政协委员单保申、唐丽英联合建议,我市现有的农产品供应链主要包括产地收购、中间运输、销地批发和终端零售等环节。流通层次越多,势必造成农产品价格越高。建议应尽可能地减少流通环节,缩短供应链。一方面,合理规划或调整面向城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结构,积极推动农产品统一配送系统建设;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农超对接”和“农贸对接”等新型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有效降低流通成本。
同时,全市应推动农产品物流技术研发。农产品复杂的流通网络和农产品保质期短、易腐烂的特点,对创新农产品流通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须加大农产品流通技术研发力度,构建包括保鲜和储运技术、物流配送技术、电子化交易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在内的农产品物流技术支撑体系,从而扩大农产品的运销范围,保证农产品品质稳定。
史玉敏委员则对保障蔬菜食品安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即重点推广物理杀虫,打造海口市菜篮子果盘子工程,如以太阳能灭虫器和光波共振诱蛾灯等取代农药,既减轻农民购买农药的经济负担,更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政策措施 投重金建基地架大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海口将办好十大民生实事,建设百姓幸福家园。其中包括了切实抓好“菜篮子”工程,新建1万亩常年蔬菜基地、4个冬季瓜菜生产示范工程和15个标准化畜禽生态养殖小区。
“我们镇目前拥有3个常年瓜菜基地,面积超过1500亩。”市人大代表、龙华区遵潭镇镇委书记王兴旺这样介绍。遵潭镇咸凉村党支部书记王良进告诉记者,该村有1000多亩瓜菜生产基地。
市农业主管部门今年将充分利用南渡江流域30万亩土地整治好时机,新增建设露地瓜菜基地8905亩,大棚瓜菜基地1717亩,大力发展夏秋渡淡蔬菜和特色蔬菜生产。同时,全市将建成15个标准化畜禽生态养殖小区,今年预计新增生猪出栏15万头,能有效保障我市“菜篮子”供应。
市人大代表、市农业局局长张志坚透露,今年我市投资在常年瓜菜基地建设方面的资金预计将达到1.74亿元,而“十二五”期间,此项总投资将达到6亿元左右,“高投入必将换来高产出”,届时力争使全市的瓜果自给率由现在的不足50%跃升至80%。
同时,今年我市农业工作重点还包括建设更多的高标准农业大棚。张志坚表示,“新标准农业大棚可有效抵抗11级台风,还可以抗强降雨和病虫害。我们将积极牵头组织开展多种‘产销对接’,让生产基地直接与社区、超市、大型集团企业对接销售,实实在在让利给农民,提高其种植积极性。”
记者另从市农业局获悉,我市已从今年1月1日起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从事蔬菜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蔬菜免征增值税,这又将成为菜价“降温”的一件“利器”。
抓源头建体系共协作 保菜质“无忧”
“蔬菜是要吃到肚子里的,食品安全马虎不得。瓜菜基地都要配2名质量检测员,从源头抓农药用药安全,能不用药坚决不用,卖菜卖的就是良心。”市人大代表、龙华区遵潭镇镇委书记王兴旺如是说。该镇咸凉村党支部书记王良进介绍说,“村里为每家农户发放了登记卡,使用何种农药及用量必须如实登记,村委会会经常进行抽查核实。”
张志坚用“建体系、严监管、共协作”表达了筑牢食品安全“警戒线”的决心和信心。他表示,目前我市已建成了53家农产品监管体系,今年将再投入1000多万元新建17个镇级农产品检验检疫所,届时将实现市、县、镇、村农产品检验全覆盖,保障农产品从生产到市场一路安全。
而对于农药、兽药等监管问题,张志坚表示将全面启动兽药监管机制,按照GSP要求进行建设,同时严格按照《农药暂行条例》要求规范整合全市农药经营店。
记者同时从商务部门获悉,我市拟投入6000多万元,按照商务部统一采集指标、统一编码规则、统一传输格式、统一接口规范、统一追溯规程“五统一”的要求,今年5月底前基本建成覆盖全市1087个大型养猪基地、8个农业蔬菜种植基地、2个中心城区生猪定点屠宰场、2个大型蔬菜批发市场、食品超市、专营店、农贸市场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实现肉类蔬菜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管理机制,有效保障市民吃得安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