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来到黑龙江,不踏进黑土地,很难真正体会到大农机对于粮食生产的巨大作用。
“经过大农机统一耕作的土地,土壤当中的有机质含量达到11个,对农作物生长特别有利,一般地块的只有3-5个。此外,统一耕作还能增加5%-7%的耕地面积。”一说起大农机的好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大用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董事长林永明来了精神。他告诉记者,大农机作业的好处体现在多个方面。以前的小四轮子不说,即使旋耕机也只能犁10-15厘米,时间长了,就形成坚硬的犁底层,庄稼根系扎不下去,自然长不好。现在使用大农机,旱地的耕层深度能达到30厘米,水田达到25厘米。如此深度不仅大大提高了土壤的透气性能,庄稼也能更充分地吸收深层的养分,粮食产量和品质也因此提高了。
庆安县农机局副局长徐文秀告诉记者,深松土地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通过把地耕暄,使活土层变厚,而且像海绵一样松软,涝了能蓄水,旱了能保墒,土壤的蓄水、保墒、保肥和增温能力得以提高,从而达到抗旱防涝的目的。
据测算,土壤每深耕2厘米,便可每亩增加蓄水能力2吨。从这个意义上说,光有水还不行,能否增产最终还要看土壤的“脸色”,大农机的角色因此显得格外重要。
尽管深松作业有这么多的好处,没有大马力农机只能干着急。但随着近年来黑龙江财政支持的加强和大农机数量的增加,深松作业的条件成熟了。从2007年起,黑龙江省开始对深松作业给予财政补贴。5年来,省级及各地财政为此累计投入14.67亿元,累计支持进行深松作业面积达2.3亿亩,耕层增加了10-15厘米,农作物得到了新的“营养源”,粮食增产稳产有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此外,大农机耕作还能够增加耕地面积,大大提高耕作效率。林永明说,集中连片经营后,原来一家一户分散耕作留下的埂子大大减少了;通过迁移和深埋老百姓的坟墓、移走电线杆后将输电电缆进行深埋,也减少了耕地占用。同时,通过对田间林地实行相对集中,减弱了“树影地”对庄稼生长的影响。这样一来,耕地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节约和利用。
“通过与农户协商和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2011年我们迁走了180多座坟,不仅增加了五六亩耕地,农机具作业也更加省工省时。”林永明说。
农机作业还有一个好处,即通过模式化的栽培来提高产量。徐文秀说,通过配套运用包括播种、中耕、除草、施肥、灌溉、收割等在内的各类大型农机具,可以大面积全面推广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大农机耕作和小农机耕作差别很大,它可以规范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提高栽培质量,从而影响庄稼的长势,最终提高产量。
“在黑龙江这么广大的地面上,要是没有大农机耕作的帮助,不仅劳动效率提不高,也很难实现精细化的栽培和运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徐文秀表示。
那么,大农机作业到底能够增加多少粮食产量呢?林永明通过多年的经验估算,亩产可以增加100-150斤,水稻专家郭彦文的说法则是10%-15%,换算下来两者的增产幅度相当。
由于大农机作业的明显优势,林永明的农机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从2005年的1500亩、2006年的5000亩,2008年的2.5万亩、2009年的4万亩,林永明目前的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已经达到5.5万亩、11个作业区,拥有各类农机具94台。
郭彦文2011年秋后也一下子“买”了1000来亩地。2012年,他家的水稻种植面积将达到1500亩。
在黑龙江全省,围绕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各方面都在大力支持机械化建设。据黑龙江省财政厅农业处处长黄玉凡介绍,2008年以来,根据全省农机合作社建设的需要,多渠道整合资金75亿多元,组建了558个大型现代农机合作社。大型农机具数量随之不断增加,目前,黑龙江省农村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33万台、大中型配套农机达到76万台,联合收割机5万余台,水稻插秧机10多万台。仅在2011年,新购置的拖拉机就有6万余台、配套机具近15万台(套)、联合收割机10万余台、水稻插秧机2.7万多台。
农机合作社数量的不断增长和耕作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与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如影随形。据了解,目前黑龙江全省农村200亩以上的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了3200多万亩。黑龙江的农机生产企业主营业务也随之不断壮大。据统计,2010年,全省农机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32.5亿元,比2009年增长62.5%;2011年全省农机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9.6亿元,比2010年增长36.8%。
农机合作社数量的不断增长和土地规模经营面积的扩大,反过来又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目前,黑龙江正按照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的目标,加快装备大马力机械,推进大农机装备由旱田向水田拓展,机械化生产由整地播种环节向种、管、收全程延伸。
在庆安县水稻试验站,记者见到了这些正在集体“冬歇”的铁家伙。当时,它们正整齐地停放在试验站大院内的一侧,造型各异、体量不一。除了联合收割机和水稻插秧机等少数几种外,有的看上去奇形怪状,连名字都叫不上,更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在徐文秀的介绍下,记者才大致了解了它们各自的“不凡身手”。
“水利是根本,农机是关键。别看有的‘其貌不扬’,要想实现粮食增产,可少不了它们。”望着院子里琳琅满目的大农机,徐文秀深有感触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