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西宁:首家设施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站落户大通
2012-03-01   来源:互联网   

  新疆特克斯县大棚种植业的经济效益位于州直各县市的前列,除了该县特殊的气候条件外,棚区内外学科学、用科学,尊重技术、传帮带的风气格外浓厚,吸引着越来越多对市场拥有敏锐感知的商户投身其中。

  2月25日,在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温室基地里,桃花丛中的祝端宝正在仔细地疏花。当谈起自己从商20年打下数百万元资产的经历时,37岁的他认真地摊开双手问:“你看这是不是庄稼人的手?”记者看到,手心和手背两重天――手心布满了层层新茧,而手背却依然细白。

  两年前,祝端宝在9座大棚定植下2500棵油桃,预计今年“五一”前能收获4吨油桃。他虽然是大棚种植区内开着私家车来上班的人,但这两年的生活和棚区内的其他人没什么两样。他中午在大棚里喝白开水就咸菜、吃干馕,春节也都是在大棚内度过。

  刚来大棚时,干上一点活就气喘,如今他不但体重下降了5公斤,干什么活都轻松自如。棚区内的人都特别纯朴,交新朋友、学新枝术成为棚区人交往的核心话题。

  祝端宝很敬佩大棚种植户阿不都里力力・阿不都热西提。他称赞阿不都里力力勤奋细心,半夜起来给油桃棚的炉子生火,油桃在适宜的温度下生长快,开花期提前。开花期间,阿不都里力力认真疏花,严格控制室温,因为蜜蜂只有在22―23°c时才愿意飞出来授粉。他的油桃比张永胜的油桃早上市半个月,卖出了每公斤40元的价格。

  阿不都里力力的师傅张永胜是一个年轻小伙子,被大家戏称为“眼镜”,他是棚区内拥有大棚数量最多的一个人。他说种植反季节水果每棚能挣3万元左右,挣多挣少全在个人的管理上,大棚种植技术不难,难就难在这是一个操心的管理活。他举例说自己曾因喝了一场酒,导致大棚里的作物“全军覆没”,一场酒让他经济损失5万多元,从此他戒酒了,生活圈子也换了。

  在管理上,张永胜也盛赞徒弟阿不都里力力的聪明、细致。他说阿不都里力力做事非常认真,无论是疏花疏果,还是早晚拉合风口、盖草帘子等,他都把果树伺弄得特别舒坦。反季节水果的价格变化很快,去年油桃上市时还是5天一个价,半个月后就是一天一个价了。

  2009年,张永胜种了5座葡萄、油桃棚,2010年他增种了4座杏树棚,2011年他增种了3座油桃棚,目前他有12座大棚。

  特克斯县农业局副局长王明广说:“大棚种植油桃,第一年3月定植果苗,次年1月开花,4至5月采果,最长也就15个月见效益,丰果期10年左右,风险小,收益稳定。”

  40岁的张友书原是重庆人,2006年,他成为特克斯县种植草莓第一人。他感慨地说,还是依靠种植大棚走上了致富路。他们夫妇于2008年衣锦还乡,叫来4家亲戚到该县搞大棚种植,每家也都有3座棚。

  张友书说,他采用的是高垄栽培、地膜覆压种植草莓技术。该县的光照条件好,冬暖夏凉,非常有利于果品的养分积累,优质品率高。冬天棚内不用加暖,夏天高温不会超过一周,只要采取遮阳网措施就可以了。自9月中旬植苗,只要控制棚内温度不超过24°c,草莓就不会抽老茎,种植人要勤快些,每月都摘一遍老茎,可保持草莓采果期达到8至9个月。每年12月中旬特克斯县的草莓准时上市,每天都有1吨多的草莓发往乌鲁木齐市和哈萨克斯坦等地,他家每年每棚的收益都在3万元以上。

  38岁的张家川曾是克拉玛依的菜贩子,到全疆各地购销过蔬果,2001年开始在吐鲁番搞大棚种植,后来特克斯县种植大棚,农业局请他来当技术员,在两三年时间内,他手把手培训了约60户种植能手。

  提及当年的情形,张家川感慨地说,农业局原局长姚建明当时没有发现东西地面落差有1米,他牵了一根水平线请姚建明来看,姚建明当即更改了农业设施水渠的走向。他认为,正是领导干部因地制宜的措施才让特克斯县大棚经济逐步走向大市场。特克斯县大棚种植已从平地走向高垄,从无地膜走向有地膜,从间作套种到立体种植。

  如今,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温室基地有3444座大棚,施用的都是农家肥。棚区内的人们期盼着,如果能在4月15日前卖完棚里的油桃,每棚可赚5万元。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1118-1.html

标签:农机 落户 大通 信息 气象 设施 农业 西宁

上一篇:绍兴:花卉大棚开足暖气抗低温花农一月增加成本2万
下一篇:上海:春食野菜正当时常见野菜品种实现温室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