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重庆市第一大粮食作物,年产量占全市粮食产量的近一半。“十一五”以来,全市水稻生产机械化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与全国先进省市比,差距仍较明显,特别是水稻栽插机械化发展滞后,是粮食生产机械化的薄弱环节。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对于全市保障粮食安全、实现“三化同步”及“缩差共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重庆市将今年定为“水稻机械化攻坚年”。通过推进此项活动,计划到“十二五”末,全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5%,其中耕整地机械化水平超过85%,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25%,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45%。活动开展的主要内容有:
一是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促进农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推广机构相结合,开展相关技术和关键装备的科研攻关;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及机具,促进技术装备创新;推动农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着力提高水稻栽插、收获机械的产品质量和性价比;充分发挥现有装备作用,做好机具维护保养,提高机具使用效率;逐步建立耕整机、育插秧机等小型机具备案管理登记制,强化安全监管,结合“平安农机创建”活动,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二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将农村机耕道、农机场库棚、中小型农村机电提排灌设施纳入相关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等项目,积极推进水稻种植区的农田整治,为水稻生产机械化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农机服务组织和骨干农机企业的作用,引导建立高性能水稻机械维修服务网络,保障机具正常作业。
三是培育作业市场主体。积极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市场主体,大力实施“千社一条龙”计划。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鼓励开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及“跨区作业”服务;支持承担财政相关试点、示范项目,并开展农机作业补贴试点;帮助建设机具库棚、维修设施、育秧大棚等基础设施。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全市每个乡镇至少拥有1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并具备较强的技术支撑和生产服务能力。
四是开展作业补贴试点。在全市40万亩水稻机插秧示范片建设中,今年选择了10个条件成熟的区县开展“机插秧作业补贴试点”,结合粮食万亩片建设,整合各方资源,集中力量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20万亩重点示范片。着力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依托基层农机服务组织,与农户开展协议服务,集中连片建机插秧示范片,并以此带动创新农机推广工作的机制和模式。
五是提升机手技能水平。结合“阳光工程”等项目,整合农机教育培训资源,面向广大农机手开展多层级、多形式的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培训;以农机专业合作社、维修网点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人员为重点,培育一批既懂农艺技术、又懂机械操作维护的农机作业及管理能手;在育秧、机插、栽后大田管理等关键时期,组织农机、农艺技术专家,深入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切实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服务。
六是强化农机农艺融合。从品种选择、耕作模式、病虫防治、田间管理等各环节,做好农机农艺全面融合。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扩大水稻全程机械化规模,推广水稻新品种,做到四统一:“统一供种、统一育插秧、统一管理、统一机收”。重点抓好机插水稻集中育、供秧试验示范,积极推进机械化育秧中心建设,鼓励专业合作组织、机插能手、种田大户组建机插秧育秧专业公司,提高机插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