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兵团围绕“三化”建设实施一批工农业和基础科研项目
2012-03-08   来源:南海网   

  近日,儋州大地春寒料峭,但光村镇榕妙水村六林芦笋大棚设施基地内却是一番热闹的景象,基地员工正忙着完善大棚设施、铺设喷灌管带、移栽芦笋秧苗。

  该基地负责人王聘禄告诉记者,基地是我市常年瓜菜基地,建设大棚享受财政补贴,目前这里的 1100亩瓜菜设施大棚大部分已建设好,小部分正在加紧建设中。大棚建设的良好经济效益带动周边农民种植芦笋、紫色地瓜等冬季瓜菜近1万亩。

  近年来,我市积极鼓励农民及企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大棚等设施农业成为了我市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基础性物质平台、增强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有效屏障、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增加产品价值的有效手段,并显示巨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据了解,我市以喷滴灌和设施大棚为特征的设施农业是从2004年在瓜菜、水果、热带作物等特色产业中开始兴起的。以蔬菜、水果和花卉为重点,我市大棚设施种植面积由2003年的58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6000多亩。其中,反季节哈密瓜与西瓜、凤梨与兰花及时鲜蔬菜是我市应用设施大棚面积最大且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作物品种,种植面积分别超过1300亩、3000亩和1500亩。设施大棚主要集中在新州、那大、王五、木棠和排浦等镇,并逐步向其它镇扩展。

  目前,海南(儋州)西部国际兰花博览园、美灵园艺公司、惠农薯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海燕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向阳有机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王佑果瓜菜专业合作社等都在加快设施大棚扩建、新建和更新的速度,预计5年内大棚将发展到2万亩,带动周边农民种植瓜果菜、花卉20万亩以上。

  “正是这些不断新增的设施农业,提升了农业的设施水平,改变了农业单纯‘靠天吃饭’的历史,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市农委副主任符德壮这样对记者说。

  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设施农业的投入和扶持,特别是设施大棚财政直补已成为大棚设施发展的巨大动力。根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以来已争取到国家、省和市设施大棚以及配套建设财政补贴资金5000多万元。从2011年5月10起,我市对瓜菜、花卉设施大棚实施直补,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需要。由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亩造价在1万元至3万元、3万元以上的,每亩补贴0.6、1.5万元不等;由企业建设的,则按50%发放。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1066-1.html

标签:农机 基础 一批 实施 围绕 三化 建设

上一篇:日光温室里栽种的油桃树
下一篇:各地财政多措并举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