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天气转暖,春耕紧迫。从今天起,浙江日报推出《民生考察团・春耕一线行》栏目,特派记者赴浙江各地春耕第一线,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春耕备耕最新进展,倾听农民需求和呼声,介绍各地为农服务的好经验、好办法。
浙江日报 嘉兴3月25日电(记者 李茸 通讯员 董时纲 姚莹) 最近几场春雨后,最高温度超过了20度,到处都绿了,农田里也出现了忙碌的身影。
在嘉兴秀洲区王店镇建林村的大片农田里,种粮大户张国华今天一早就开着拖拉机挖沟排水。他在村里承包了213亩农田,是种粮大户。而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秀水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
成本上涨盼补贴
淅淅沥沥下了一天雨后,农田里到处都是积水。张国华6点多就来到田里,开着合作社的拖拉机,在地里来来回回挖沟排水。
见到记者,张国华准备让拖拉机“休息”。田埂上有一个简易塑料棚,拖拉机就停在这里。从离地半米的驾驶座上跳下来,张国华全身沾满了泥点,而车轮、驾驶座里里外外,也沾着各种杂草和泥块。
春耕开始了,最近让张国华烦心的事情真不少――天气不好,油价又涨了。农机合作社里,大型设备包括2台拖拉机、3台收割机和7台插秧机,春耕要用到拖拉机和插秧机。“往年春耕,光拖拉机就需要5大桶柴油,每桶320公升。现在每公升涨到7.45元,比原来贵1毛多钱,光这一项,一亩地的成本就增加了5块钱。”张国华给记者算起了账。
涨的还不止是油价,人力成本也在上涨。去年,请一位农机手的费用是一天150元,8小时之外另外计费。今年,这个价格涨到了200元。虽然农机购买有补贴,但其他成本纷纷上涨。张国华坦言,希望有关部门能在这些方面,也能给予相应的补贴。
机手缺乏盼新人
8小时200元的农机手费用,这个价格并不低。然而,要找个熟练的农机手,目前仍比较困难。张国华说,现在合作社大大小小十几台机子,包括自己只有3名农机手,而且年纪也不小了。眼看合作社帮忙耕种的田地越来越多,也陆续添置了几台农机,但却找不到农机手。
前几年,张国华和其他农机手还到处物色年轻学徒,先后有四五人答应来学。每年春耕伊始,张国华都手把手教这些新人,但往往没过两天,他们都跑了。“太阳毒,田里又脏,年轻人不愿意学啊。”张国华无奈地说。
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农机手有着非常强的季节性。张国华说,一台农机动辄好几万元,每年就农忙季节忙一阵,对于年轻人来说,成本高,农闲时间还得找出路,所以吸引不了人。
眼看又要忙起来了,近几天,张国华好不容易劝自己20多岁的小舅子来帮忙。“他是做毛衫的,农忙时刚好是他们做毛衫的淡季,加上是亲戚,应该可靠点。”
今年已经找了小舅子帮忙,但张国华也很清楚,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其实,拖拉机、插秧机这些,学起来并不难,待遇也不错,只要肯吃苦耐劳,愿意做农活,还是很有前途的,我们都希望能带些徒弟。”张国华说。
机器故障盼维修
在大片田中间的一个简易仓库里,张国华向记者介绍了几台用于喷农药的小型农机。而种植大户丁云华也在这里。丁云华承包了1000多亩地,正为春耕的事找张国华帮忙。
“听说南湖区新买了一台价值20多万元的打药水的机器,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丁云华羡慕地告诉张国华。张国华这里,最先进的是一台2000多元的担架式喷雾机,需要4个人同时操作,一天能喷80亩地。在丁云华看来,这已经有点“落后”了。
不过,对于张国华来说,更担心的是现有机器的维护问题。“每年4月,区农经局都会组织一次农机培训,农技专家教一些机器操作、维修方面的知识,现在小问题我们都能解决,就怕遇到大问题。”原来,真正农忙的时候,农机成天在地里忙碌,很容易出故障。而修理工要从市区赶过来,遇到忙时,可能一天都来不了,耽误农时,让人很揪心。
“希望能在农闲时参加更多的培训,特别是维护、维修方面的,让我们这些泥腿子也懂点技术,遇到大点的问题也能解决。”张国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