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委托,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承担,历时一年的“我国农用柴油需求与保供长效机制研究”课题近日正式结题。
据了解,“我国农用柴油需求与保供长效机制研究”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有效保障农用柴油供应,使农用燃油补贴发挥更大效果,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和农机手收入,有效利用资源、更加环保地进行生产。提出的五项政策性建议分别为:多部门密切配合,保证重点区域重点时段柴油供应;大力推广农机加油卡,信息系统建设和多种保供措施相结合;建立农用柴油应急储备制度,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储油设施;提高农用柴油利用效率,研发推广节能环保型作业机具;改进农用柴油补贴方式,实现按用油量进行补贴。
研究人员建议全国总量上要保证4-7月和9-10月的柴油供应,其中4、5、7月保证300万吨/月,6、9月350万吨/月,10月450万吨/月。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区农忙季节柴油供应时段和总量也得出了数据,东北地区4-5月要保证60万吨/月供油,华东地区在6-7月保供130万吨/月、9月份要保供170万吨、10月200万吨的柴油。同时,建议农用柴油补贴采取“总量控制,差价直补”的方式直接补贴给从事农业机械作业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农机部门在实施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牌证管理时,根据功率大小核定其享受补贴的用油量,与石油公司联合发放“农机用油优惠卡”,定量优惠补贴给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手。财政部门根据汇总的补贴(免税)金额直接划拨给石油公司。研究人员还建议政府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建立农用柴油应急储备制度,根据各省粮食生产面积和年农机作业用油量,由财政出资购买一定量的农用储备柴油。一旦市场供应紧张时,由各省农机部门和石油企业共同启用储备柴油投放农机定点加油保供点,专门保障农机作业用油,以切实解决用油高峰期农机加油难的问题。政府制定农用柴油储备能力建设补贴标准,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服务能力强、服务效益高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购买储油罐、建设储油库等储油设施进行补贴,避免其受到市场供应紧张的影响。
研究人员深入河南、四川、吉林、广西、山东等地进行典型调查,并在27个省、市、自治区展开问卷调查1500多份。同时,邀请农业部、发改委等部门领导、专家和相关企业人士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