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连发微耕机卷人事件,经贵阳晚报连续报道后,再引各方关注。
连日来,一些受伤农民及家属向本报反映,微耕机卷人不断,一方面确与操作不当有关,但另一方面,也与微耕机市场,机器鱼龙混杂有关。
村民正在使用微耕机耕地
市场上品牌太杂
67岁的王德明老人来自瓮安县木老坪天堂村升子山组,本月初,老人在帮别人犁田时,被微耕机卷住左腿,导致截肢。
“在我们那个组里,30户人家,有15户人家买了微耕机,每家牌子,都不一样。”老人的家属说,由于操作程序不一样,村民又喜互相借用,往往因不熟悉机子性能而出事。
来自威宁的受伤农民陈代远说,县城里十多家店卖微耕机,各个品牌都有,除贵州本地产外,大部分来自四川和重庆,还有一些来自湖南、云南等地。
“只要有钱,你就可以当场买走,一些销售人员一问三不知,自己都不会操作。”刚刚受伤,被送入医院的惠水县甲戎乡青藤村村民赵殿兰的哥哥说,现在想来,机子卖得过快,而培训不到位,“不出事才怪。”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贵阳某县农机站负责人表示,微耕机市场去年放开后,“各种机子都来了,一些机子,连我们对其性能也不了解,何况农民?”有的牌子“听都没听说过”,在网上“根本查不到”,怀疑是伪劣产品。
记者调查出事的多是新机子
“出事的,基本是一些新机子。”一名农机站负责人透露,现在机型多了,都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种。
“在未放开市场前,机型较少,出事确实要少一点。”该负责人表示,老品牌贵一些,但质量有保证,不过不少农民总喜欢选择价位低的,图便宜,“这就容易出事。”
这些“价位低”的机子究竟是怎样的机子?在当地,几家经销商向记者透露,市场上确有“拼装机”。
“拼装机就是发动机光进一个壳,里面的配件再去别的地方采购,轮胎、轴承等,都从不同地方购进……这样的机子肯定要便宜些。”一经销商说,她是一级经销商,去年市场刚放开时,曾经营九个品牌,在全省各地一年就卖了一千多台。但有的机子质量不好,返修率高,令他们不胜其烦,现在,只剩三个品牌,其余都被“淘汰”了。
这位经销商说,“拼装机”光配件,就有好几种价位,可从100元到300元不等,“质量完全不一样”。
“在我们这里,好机子最少也要3800元,甚至还有4500元的,一分不少,便宜的,我也有,去年甚至2800元也卖过,但这些机子,用的时间长了,毛病就多,有时候,很危险。”另有经销商则表示,一些“杂牌机”的进价甚至在3100元左右。
出事后纠结的维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受伤农民出事后,少有向当地农机部门反映的。一些农民解释,一是不知该向谁来反映,其次,他们确实分不清楚,究竟是机子有质量问题,还是人为操作所致多一点。
修文县马关村5组肖福荣说,上个星期,修文县农机站听说他家女婿受伤,曾赶来调查。事后他回忆,觉得机子确实有点不对劲――整个机子一边高一边低,刀片有面钻进去,有面有时不钻土……
“或许,我们操作有问题,但更怀疑机子的质量问题。”肖福荣说,他对农机站的工作人员到来,抱了很大希望,但农机站的工作人员后来称,农机站并没有质检认证权利,若机子有问题,要通过质监部门来认定,然后再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权。而且要先垫几百元的鉴定费,如果确实是机子的问题,那就由厂方支付。
“要跑那么多的部门,就算鉴定完,怕又说机子是好的,是你的操作问题。”肖福荣说,他实在没把握,不知该不该一试。另外,一些因微耕机受伤的农民,不知道该怎么维权,不知道该怎么“跑”,希望能有专门的部门能够代表农民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