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江西省开展“推进机插秧 创建高产县”活动以来,今年江西省继续开展“推进机插秧,创建高产县”活动,在全省新建118个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推广示范点,重点开展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示范推广,计划水稻插秧机保有量超过1.6万台,全省粮食主产县机插水平达到20%以上,到年底平均机插水平达到17.5%,到“十二五”末,力争水稻机插水平达30%。推广水稻工厂化育插秧和机插秧技术,克服了春季“倒春寒”天气等异常天气影响,满足了农业生产需求,为水稻栽插赢得了时间,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一是及时动员部署,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早在去年底,江西省就积极研究部署全省水稻工厂化育插秧工作事项,2月下旬,江西省农业厅下发《推广机插秧 创建高产县》活动方案。各地高度重视,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推广机插秧,创建高产县”活动领导小组,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为提高工厂化育插秧的社会影响力,全省各地利用广播、电视等向广大农户宣传,并印发2万多宣传材料免费发放给农户。同时,结合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大力宣工厂化育插秧的效果和优势。通过宣传,提高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的影响力。
三是开展挂点帮扶,解决后顾之忧。为推进该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全省各级农业(农机)部门,加强了对工厂化育秧的服务和技术指导。江西省农业厅结合“十百千万”科技兴农活动(即厅领导联系11个设区市、百名处长挂百县、千名领导干部帮千企、万名农技人员下基层)活动和“百名处长挂百县”活动,积极帮扶各工厂化育秧示范点,促进机械化育插秧的发展。全省各地选派农业和农机技术人员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手把手的传授机插育秧技术。每个集中育秧示范点,至少落实一名农业和农机技术人员,专门负责基地的技术指导,解决示范点水稻育插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决其后顾之忧。
四是加大育秧补助,提高种粮积极性。农业部2012年安排江西3000万元专项资金补助集中育秧,鼓励种粮大户发展农业生产。机械化育插秧和工厂化育秧、大棚育秧是补助的主要对象之一,各级农机部门及时宣传补助政策,全面开展育秧面积核实,育秧补贴为农民种粮积极性注入了强心剂。同时,各地也积极配套财政资金补助集中育秧,其中南昌县在重点乡镇实行中央财政补助基础上再补助每亩秧田2000―2200元,南城县以逐年递增的方式补贴机械化插秧面积,2012年县财政拿出10万元,补助机械化插秧2元/亩,将大大提高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的积极性。
五是做好政企联动,强化培训工作。为提高工厂化育秧示范点机械化育插秧水平,江西省农机部门大力推行政企联动,做好技术培训工作。3月11日,省农机局与南通富来威农机有限公司联合,在进贤县李渡镇举办了全省工厂化育秧示范点理事长和技术骨干培训班,通过培训,提高了其机械化育插秧水平。吉安、鄱阳、樟树等县(市)农机部门也积极与有关农机生产企业开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培训。瑞昌市采取长训与短训,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技术咨询与指导相结合多种办法开展宣传培训,让广大农户对这项技术有深刻认识。据统计,全省共举办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培训班200余次,培训人员达1万余人次。
六是强化农机农艺相结合。全省各级农机部门重视农机与农艺相结合,主动邀请农艺专家到培训班授课,解决育秧遇到的技术难题。同时,邀请省农科院有关专家对工厂化育秧技术进行经验总结,提出适应江西省最佳技术模式,以便更好的指导农民搞好机械化育插秧工作。进贤县农机农艺人员从播种以后,经常到各机插示范点就秧苗保温、防寒,加强炼苗等事项进行指导。
七是实施奖惩措施,推动深入发展。省农业厅对机插推进效果好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并在项目申报和课题研究方面优先支持,以推动全省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深入发展。上高县把水稻机插秧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纳入全年目标考核;凡是集中育秧基地,除了全程负责技术指导以外,还免费扶助部分育秧秧盘等物资;经检查,对于完成了机插秧100亩的村,500-1000亩的乡镇的集中育秧基地,分别给予奖励,没有完成机插秧任务的单位,要给予适当的处罚。
通过以上有力措施,早稻机械化育插秧面积不断增加。截至目前全省早稻机播面积达80余万亩,目前秧苗长势良好。在工厂化育插秧示范点的带动作用下,周边乡镇、农场农户利用插秧机栽插水稻的积极性不断高涨,预计今年江西省早稻机插面积超过375万亩,机插水平可达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