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是我省粮食生产实现机械化的突破口,在我省实现300万亩以上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将为我省高效农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全省水稻年产量从目前的130万吨左右增加到150万吨以上,每年可节省化肥4.8万吨、节约农药375吨,农业节本增效10亿元以上,我省农业从业人口占全社会从业人口比例将从目前的50%左右降至25%以下,我省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的生活方式将得到根本改变,农业生态环境将得到有效改善,水稻品质将得到明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大大加强。在农业厅党组的统一部署和肖杰厅长的亲自指导下,我省从2007年开始在昌江、琼海、海口、三亚、琼中、定安等市县大范围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形势喜人,得到广大农民及农机合作组织的普遍欢迎和市县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该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效率优势。一台步行式插秧机每小时可插秧2-3亩,可代替15-20个插秧手的作业量。一台高速乘座式插秧机每小时可插秧4-6亩,相当于30-40个插秧手的插秧面积,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农民田间劳动强度。特别在雇工紧张的情况下,优势更为明显。
二、高产优产优势。采用机械化插秧作业,水稻返青快、分蘖多,根系比较发达,不易倒伏,且通风透光条件好,病虫害不易发生,使用农药化肥少,籽粒饱满,能实现高产、稳产、优产。据2007年在琼海市、昌江县实践,机插稻产量较稳定,都在600kg左右,高产田甚至达650kg以上。
三、节本增效优势明显。在琼海市万泉镇文台洋进行机插秧、人工插秧、人工抛秧的对比实验,并在同样管理条件下进行产量的对比:机插秧田比手插秧田增产88kg,比抛秧田增产44.8kg,亩均增收100元以上,300万亩机插水稻可增收30000万元。机插水稻每亩可节省化肥约16公斤,300万亩水稻可节省化肥4.8万吨,按每公斤化肥2.5元计,可节省购买化肥费用约12000万元。机插水稻每亩可节省农药0.125公斤,300万亩机插水稻可节省农药约375吨,按每公斤农药30元计,可节省购买农药费用约1125万元。目前推广的手扶式及乘座式插秧机,结构简单,价格合理,维修方便,一台手扶式插秧机一次性配套投入,扣除补贴,也就1万多元,按每年插秧100亩,每亩收费60-80元,扣除人工、育秧成本等,最多两年就能收回投资。据调查,机插每亩成本比雇工移栽节省20-30元,300万亩机插水稻可节省人工费7500万元,初步估算,如加上机耕机收节本增效实现300万亩机械化水稻生产全省每年可节本增效10亿元以上。
四、生态质量优势。机插秧能实现宽行、窄株、定穴、定苗栽插,符合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技术要求,机插秧有序,行距、株距均匀,通风透气好,能充分利用光能,且插植深度适中,从而更有利于水稻的生长,产生抗倒性好,病虫害少,使用农药化肥少,有利于生态保护和提升稻谷品质,还有利于台风季节抗灾防灾的效果。
五、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势明显。水稻机插秧能给水稻生产节约农时十天以上,如果全面实现耕种收水稻机械化生产可节约农时二十天以上,为我省冬季瓜菜生产上市时间赢来了主动权,而又不影响夏季一造水稻的生产。在定安进行的水稻机插秧推广已使当地的夏季部分抛荒地种上了一季水稻,实行菜稻菜模式生产的农民高兴地说能使冬季瓜菜提前上市。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是我省农业机械化的薄弱环节,它的成功突破将促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全面实现,对农机合作组织的壮大、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大调整非常有利,将大大提高我省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防灾抗灾能力,为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素质、竞争力和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将产生重大变化。通过发展以水稻机插为突破口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将把相当数量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我省50%左右的从业人口务农的局面,使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以人力和畜力为主的落后低效的生产方式。同时也使广大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拓宽农民增收的途径,让广大农民共享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工农差距,实现社会的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