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浙江省农机跨区作业出征仪式在海盐县隆重举行
2012-05-22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近日,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指出,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一块短板,截至2008年,中国农业经济水平比美国落后约100年。据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介绍,中国农业现代化起步大致时间是1880年左右,比发达国家晚了100年。同时,如果以农业增加值比例、农业劳动力比例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三项指标计算的话,2008年的中国农业水平与英国相差约150年,与美国相差108年,与韩国差36年,日本和法国是中国的100多倍,巴西都比中国高。

  笔者认为,由于农业现代化起步时间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差太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经济,无论在速度上、规模上、还是在效益上,与世界现代农业的确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道路还十分艰巨,但是否能够用同一的指标体系来衡量发展相差多少年,恐怕值得商榷。

  什么是现代化?可能有多种解释,多个标准。但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解放,是更美好的生活,而农业现代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但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必然带有中国国情的独特印记。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决定了我们既不可能照搬国外,也不可能一个模式齐步走。先进与落后,集约与粗放,开放与闭塞,甚至幸福与煎熬,往往同时呈现在乡村大地。因此,“落后100年”的判断未必是找准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最佳参照体系。

  我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从根本上改造传统农业,大大缩小与发达国家农业的差距,在一些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总体和平均水平上大体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近年来,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进展其实有很多亮点,正如《报告》中所指出的,2008年,中国农业领域化肥使用密度、谷物单产、水稻单产、小麦单产、人均蛋类供给与消费、人均鱼类供给与消费、农村电视普及率等9个指标达到发达水平;玉米单产、粮食浪费比例、农村电话普及率等3个指标达到中等发达水平;农业机械化、人均营养供应等26个指标达到初等发达水平。因此,“落后100年”的判断并不能够反映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总体状态。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新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是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的13亿人的温饱问题。而在这个问题的背后,全国农民在60多年间,以实际存在的工农产品剪刀差和土地剪刀差为载体,为国家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提供了绝大部分的原始积累。而来自农村的农民工作为新兴的工人阶级队伍在人数上早已超过传统工人人数,成为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主力军。随处可见的农民工们用辛劳促进了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能够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根基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因此,“落后100年”的判断完全不能够反映中国农业在当代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需要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分析农业现代化,将区域农业现代化放在国际大舞台之上,依据国际公认的标准来判断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否实现了。但是,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性比较强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即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农业现代化只有阶段性目标,而没有终极目标,即在不同的国情和国民经济水平层面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在不同时期应当选择不同的阶段目标。另外,中国的农业人口最终会占到多大比例?报告中推测的0.31亿人能够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吗?恐怕研究者还真需要好好地研究研究国情再作定论。

  无论如何,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时代课题。《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给我们的正面启示是,虽然我国农业发展近年来在国家政策、资金的大力扶持下,在农业部门有力指导和广大农民积极努力下,克服种种困难保持了良好发展的形势,但也必须承认我国农业生产总体上劳动生产率并不高,农业基础地位仍然有待加强,农民收入水平亟待迅速提高。只有在国家层面从战略上采取综合措施,牢牢把握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才能够实现好“三化同步”发展。这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完成好的历史使命。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0507-1.html

标签:农机 隆重 举行 仪式 作业 浙江省

上一篇:胡乐鸣一行在新疆沙湾调研农机化工作
下一篇:农业部首批56个地市级农产品综合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