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农业部党组关于坚持干部深入基层加强实践锻炼的意见,落实部领导对党校建设发展的指示要求,6月5日,农业部党校在山东省平度市举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平度教研基地共建启动仪式,组织春季学期处级党员干部进修班开展调研实践活动,并启动农业现代化模式问题专项研究。
启动仪式上,部党校和平度市政府签署了教研基地共建意向书和课题研究委托协议,双方领导为教研基地揭牌。根据共建意向,教研基地将主要发挥5个方面功能作用: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基地,加大实践性教学力度,通过设计教学点,开发案例教材,为相关培训班开展现场教学、实践调研提供支撑;二是现代农业问题的研究基地,通过开展平度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归纳、实现农业现代化路径探析等专门研究,向上级机关提出决策建议;三是部党校青年教师实践锻炼基地,通过分批选派青年教师蹲点锻炼、支农劳动、专题调研等形式,丰富基层阅历,提升素质能力;四是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成效的展示基地,通过部属媒体、部党校媒介,宣传平度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示范区建设的成效经验,扩大示范带动作用;五是基层农业干部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基地,支持平度市农业领导干部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到部党校参加培训,提供多种形式的送课选学、送教上门、信息咨询服务,根据干部需求专门举办培训班。
农业部人事劳动司潘学峰副司长出席仪式并讲话,他指出,部党校和平度市共建教研基地,是贯彻落实部党组关于把实践锻炼作为干部培训重要环节要求的实际行动,也是联系基层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强化党校理论和政策研究功能的有力举措。农业部党校魏百刚常务副校长要求,党校班要本着求实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以农民欢迎的作风下去,把调研的过程作为理论指导实践的学习过程,用学到的理论分析实践问题、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理论认识;把调研的过程作为贴近群众、转变作风的过程,更加自觉地为农民服务、奉献“三农”事业;把调研的过程作为分析情况、研究问题的过程,努力形成求真务实、分析透彻的研究报告,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共建启动仪式后召开座谈会,党校进修班学员听取了平度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成效介绍,围绕农业标准化生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新型农村生产经营主体作用发挥、畜禽规模化养殖和粪污处理、土地流转等问题,与平度市农口部门负责同志、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等进行讨论交流。5日至7日,培训班分成5个小组,深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技站)、农民专业合作社、畜禽良种繁育场和养殖基地、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等地展开调研,并到大泽山镇所里头村体验农事劳动,向农民请教葡萄、樱桃等当地特色农产品种植技术,帮助进行除虫等田间管理,学习农民群众的吃苦耐劳精神,增强奉献“三农”事业、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责任意识。
当天部党校还实施了两项教研基地共建的具体内容。一是落实“农业科技促进年”要求,开展“送教入千社-走进平度”活动,邀请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开设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认证等课程,赠送《合作社法50问》等实用书籍,向平度400多位合作社理事长和辅导员送信息、送管理、送科技,提高合作社经营管理和农技应用水平。二是受平度市农业局委托,启动《平度市农业现代化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工作,计划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深入平度市优势农产品的主要产区开展集中调研,总结其现代农业发展历程、产业模式的基本特征,剖析农业资源禀赋、主导产业现状,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目标任务、战略定位、具体路径和主要制约因素,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发展计划司、部党校、农民日报社和山东省农业厅、青岛市农委、平度市委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有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