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是秧针坏了,得赶紧请师傅过来修,不然今天的插秧任务就完不成了。”刘惠婷蹲在烂泥地里,检查突然“罢工”的插秧机。虽然刘惠婷开插秧机只有三天时间,但她的技术,一点不逊于务农20多年的父亲。
烈日下,23岁的刘惠婷一脸黝黑,裤管高高卷起,黑色的污泥没过了她的小腿,一件明显偏大的米色工作服让她的脸和脖子呈现出两种颜色。她开玩笑说,全套装备都是母亲的,现在传承给自己了。
今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刘惠婷,曾在宁波一所培训学校工作,因为工作努力,学校在她实习期间就开出了2500多元的月薪。不过两个月前,刘惠婷却在亲朋好友诧异的眼光中,辞职回家继承父业――开插秧机。
刘惠婷父亲刘金龙在濮院油车桥村成立了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有2000多亩的机插任务。开插秧机很辛苦,年纪大的吃不消,年纪轻的不愿做,无奈之下刘金龙想到了自己女儿。
刘惠婷一回到家就开始了突击训练,在空地上开了一个月的插秧机。虽然10多岁时曾帮父亲开过手扶拖拉机,但开插秧机显然更讲究技巧。“靠边插秧最难了,既不能碰到田埂又要保证秧苗插得齐,还要和加秧的人配合好。” 刘惠婷说,在烂泥地里转弯打方向盘要用很大力气,双手已经磨出好几个老茧了。
当天合作社的3台插秧机开到了龙翔街道皂林村,刘惠婷和父亲外加一个亲戚分别负责一台插秧机。“我要那小姑娘插秧。”站在田边的村民王玉珍点名要刘惠婷给自家插秧。王玉珍称,前一天她就来观察过了,发现刘惠婷插的秧苗最齐整,而且会时不时下田补秧,很负责。刘惠婷笑着说,晚稻种植是农民一年中最重要的农事,自己负责一些,农民的收成也能高点。
现在正值夏收夏种的关键时期,刘惠婷每天早上4时起床,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休息。白天忙完插秧,晚上还要去烘小麦。“现在的烘干机都是智能设备,整个合作社就她接受过专门的培训。”父亲刘金龙心疼女儿日夜忙碌,但合作社里很多事还真离不开这个大学生女儿。
“刚回来时,邻居都说我白白净净的像个城里人,可晒了一个星期,又成乡下人了。”和所有爱美的姑娘一样,刘惠婷对于自己被晒黑的皮肤还是有些介意,不过她从未想过放弃。一来,父亲年纪大了,她希望能帮父亲处理合作社的事;二来,随着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出台,涌现出越来越多农业致富典型,这让刘惠婷看到了,广阔的田野也能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