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回良玉强调:全面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 增强带动和服务“三农”发展能力
2012-07-04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跨上50亿公斤台阶用了48年,跨上100亿公斤台阶用了10年,跨上150亿公斤用了4年,粮食供应总产突破200亿公斤大关,仅用了3年。2011年垦区粮食总产量占全省36.6%,当年增量分别占全省和全国2/5和1/10……

  如此骄人业绩如何创造?!

  有人说,在北大荒到大粮仓的历史性巨变中,农机是主力军;而在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时期,北大荒农机依然唱主角。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三江平原中南部的农垦红兴隆管理局,解读他们采用现代化大农机与先进农艺配套等科技手段,连夺垦区高产创建7项第一的“神奇密码”,寻找垦区粮食年均增产15亿公斤的“原动力”。

  大农机――让先进农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保护性耕作

  作为中国现代化农业的发源地,红兴隆的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8%,实现劳均生产粮食3.5万公斤,高于世界发达国家劳均生产粮食2.8万公斤的水平,年可实现节本增效1亿多元。

  “我们这些成绩的取得,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紧紧抓住了机械化与先进农艺措施相结合的‘牛鼻子’,全程实现了标准化作业。”红兴隆管理局党委书记常绍锋开门见山,他说,为了充分发挥现代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高的优势,红兴隆提出了实行先进机械标准化作业推广模式,即进行统一标准量化生产、先进技术统一采用、生产措施统一实施、优良品种统一提供、田间管理统一指导的“五个统一”。在完善十大栽培模式技术基础上,重点推广水稻电动播种机、高性能插秧机、旱田精密播种机和玉米摘穗机,GPS定位等20多项农业农机新技术。

  “机械统一标准化作业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新变革。”机械标准化作业,改变了过去小面积零散式生产模式,真正实现了规模化、集成化生产,大幅度提高了抗灾减灾能力。

  红兴隆的“现代农机装备工程”做到了大型化、自动化、信息化,保证了多功能复合作业,实现卫星定位、自动导航、精密播种、变量施肥、即时测产……

  友谊农场引进了GPS卫星导航系统、“满盛”播种机,实现耕地千米作业误差不超1.5厘米,播种匀度由原来的15%提升到了98%,玉米亩保苗株数由3000株提高到5000株,玉米单产水平可提高250余公斤。

  八五二农场的535马力的大马力拖拉机整地机车,将原来普通拖拉机单项完成的灭茬、深松、合墒、碎土、镇压等作业项目,实现了一次复式作业完成,亩节本增效15元以上,且深松达到35到50厘米,形成了“天然土壤水库”,有效地增强了农业的抗灾能力。

  现代化大农业的前进方向是生态环保农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此,红兴隆管理局从“大农机”入手,开始迈向“四个转变”,一是由高耗能低效率机械化向高效节能机械化转变,引进机械由180马力发展到500马力,使拖拉机配置结构发生质的变化;二是由过去的半机械、电液一体化机械向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机械转变;三是由传统耕作机械化向可实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转变,全面实现保护性耕作;四是在国内机械化的基础上加快研制开发,向五大作物全程机械化转变。

  大农机――让“新农民”穿着白衬衫下地吹着空调耕种

  “现在整地、播种、中耕和收割全都实现了机械化和GPS定位,以前是做梦也想不到啊。”在八五二农场,45岁的“有机户”谭成义冲记者一拍胸脯,“‘大车’里有空调,穿白衬衫下地干活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谭成义还清楚地记得他的第一台拖拉机――1993年产的“东方红75”,如今已经更新到了四代,现在他开的是售价70多万元的“纽荷兰8650”,320马力。谭成义说,过去翻地一天一夜顶多能干120亩,深松只能达到18至20厘米,而现在能干到900亩,深松能达到35至40厘米。“我现在代耕一万多亩地,一年能挣个三四十万。”

  种粮大户王利民承包了2000亩地,他说,过去农机“深翻”不行,增产效果不明显,也就破破垄就拉倒。现在“大马力”整地打破“犁底层”,起垄“不丢地”,实现了“旱涝保收”――“涝年头雨水往垄下流,旱年头能蓄水保墒。‘靠天吃饭’的风险小了,增产增收的年景自然就多了。”

  八五二农场坚持“农艺农机有机结合、良种良法良田配套”的原则,开展高产攻关、高产创建活动。围绕深松耕作、秋起大垄、秋深施肥、大垄覆膜、精量点播等技术,全面实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和标准化。农机标准化作业包括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农机管理和驾驶操作人员管理五个方面。大马力进口拖拉机,配套保护性耕作机械和卫星定位系统,可一次性完成土壤耙茬、深松、合墒、碎土平地作业,不重不漏。比传统作业减少3~5次,降低了生产成本。

  大农机――让扛行李卷来的“穷小子”娶妻生子住别墅

  “是垦区的现代化大农机改变了我的命运。”在八五三农场见到孟庆坤时,记者无法想象这个一身充满“精气神”的39岁汉子,在10年前来到农场时,随身只有一个行李卷。

  孟庆坤说,“是农场的好政策和‘大车’的帮助下,让我娶了媳妇生了孩子,从租房到住上400平方米的别墅,还能开着‘伊兰特’下地种田……”

  为了调整种植结构,八五三农场连续3年引进了600余台水稻高速插秧机,在国家每台补贴3万元的基础上,农场实行“321”补贴政策,即第一年购买补贴3万元,第二年购买补贴2万元,第三年购买补贴1万元。售价11万元的插秧机最低花5万元就用上了。

  “手巧不如家什妙。高水平的农业机械对于实施农业标准化作业至关重要,是垦区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保障。”这是“老畲”常说的一句话。

  “老畲”名叫畲国远,是八五三农场的副场长,与农机打了三十多年交道,见证了垦区现代化大农机的发展历程。八五三现代化农机装备园就是“老畲”一手创建的――

  占地4万平方米,500台套农机具整齐地停放在窗明几净的机库里,实现了“人住楼房、机进库房、统一管理、分户使用”。200平方米的培训室一次可培训100人。“老畲”自豪地说:农场投入到农机具上的资金连续三年都超过了7000万元。目前已建成大型农机装备基地4个,今年还将建设2个标准化农机装备服务中心。

  八五三农机装备园只是红兴隆管理局乃至全垦区加强更新农机装备、服务农业生产的缩影。从去年秋天到现在,红兴隆管理局用于农机更新的资金已达5亿元,还投入1亿元专项经费用于建设农机具停放场。对此,管理局局长王贵说,管理局和农场任务就是要搞好服务,让每个管理区都有专用农机装备园和停放场。(作者:陆书鑫  井洋  蒋国华)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0076-1.html

标签:农机 发展 带动 增强 服务 三农 能力 水平 强调 提升 农民 专业 全面

上一篇:天津大力扶持农机生产大户
下一篇:辽宁省阜新市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助力转型示范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