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告罄,夏种、夏管眼下正酣。记者发现,随着北京农业向都市型农业的转变,农机也开始从原来的“傻大憨”向“小快灵”转变。据了解,目前北京市设施农业的农机耕作率已达80%。
据了解,北京市现有60万亩菜田,其中以春秋棚、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蔬菜已达30多万亩。设施蔬菜以其耕作精细、错季上市等优势,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还以其高附加值获得了菜农青睐。设施蔬菜的生产环节需要繁杂的人工劳动,设施农机这一先进的生产力能否及时跟进,直接关乎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影响着农业投入和产出比。
北京市农机管理部门人士介绍,随着现代农业规模的逐年扩大,本市引导农机发展逐渐从“傻大憨”向“小快灵”发展,让农机紧紧围着“菜篮子”转。从2000年起,以微耕机为代表的小农机开始在设施大棚内应用,由于其身量小,手把可实现一定角度的调整,适宜在狭小空间耕作,很快就推广开来。不仅仅是设施地的翻耕,从除草、打药、施肥到保温、卷帘、声频助长、保鲜等各个环节,小农机都已逐渐推广开来。目前,北京市已有各类微耕机近1.6万台,各种配套小农具9300余件。
庆双蔬菜合作社社长肖延柏带着记者来到一西红柿大棚内,指着一个长方形盒子介绍说,这是一种新型农机,叫声频助长仪,它发出的声波,通过共振调动植株内部的生长要素,促进光合作用,它能帮助作物提前成熟7至10天,增产10%左右。如今合作社小农机品种齐全,包括声频助长仪、卷帘机、旋耕机等,小农机价值达300万余元。可他买这些小农机才花了一半的价钱,因为凡是纳入国家、市两级农机补贴目录的小农机,政府负担一半。
北京市农业局农机处处长翟京津透露,去年中央和市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为1.34亿元,其中用于购置设施农业装备的补贴资金就达6047万元,占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