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种田?”
在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的时代背景下,这个疑问曾引起许多人的忧虑。
在农民工输出大省,也是农业大省的河南,每年有2000多万农村青壮劳力外出务工。不过,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到粮食的大丰收。河南省粮食产量连续9年增产,粮食生产能力不仅没有萎缩,而且稳定在1000亿斤水平。
这其中有何秘诀?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业机械化的大规模推广。”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说,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意愿,进而影响到粮食等大宗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因素。
今年3月份,全国两会闭幕后的第一个周末,温家宝总理来到河南考察。在谈到农业机械化时,他深有感触地说,不少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了,分散的土地必然要有人进行规模经营。农业机械化是必然趋势。
这是今夏河南麦收场景中,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蓝天白云下,麦浪翻滚,麦香醉人,一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行,宛如跳动在中原大地上的音符。
而在稍微年长点的农民印象中,过去,收割可不是一件轻松事儿,是“最累人的农活”。麦收前夜,家家户户都要把麦镰磨得锃亮。等到次日天微微亮,全家老小便投入了麦田,一整天下来,绝对是累得直不起腰。有时,还要和翻滚的乌云抢时间,要不,辛辛苦苦一年的劳作全部要泡到水里了。
那种头顶烈日、挥汗如雨的麦收情景,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早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了。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说,如今年轻一代的农民们,绝大多数都把割麦交给收割机来干,机械化程度达到八九成以上。
农业机械化普及的背后,活跃着一群“现代麦客”。河南省西平县的农机手李永强和妻子黄会华,就是其中的一员。
谈及这一称谓的由来,李永强憨憨一笑说,在还用镰刀收割的那个时代,人们习惯于把麦收季节受雇为人收麦的短工称为“麦客”。后来,又把开着大型机械为麦农收割庄稼的人,称为“现代麦客”。
在河南,已有数十万名像李永强一样的农机手,承担了主产区九成以上小麦的收获工作。他们不单本地作战,还跨区,有的转战千里跨省作业。
“中国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一家一户买农机既不经济,更没必要。”刘满仓说,跨区作业在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济基础上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开辟了小规模农业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的现实途径,应该说是符合国情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不单使广大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而且还提高了生产的效益。有着多年麦收经验的李永强说,水稻、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每亩综合增产能力分别为53公斤、37公斤、72公斤。秋整地使用农机深松作业,可以使来年玉米亩均增产200斤、大豆亩均增产100斤。水稻机插秧每亩比人工插秧增产50公斤左右,且抗病虫害、抗倒伏性好。
据介绍,近年来,国家采取了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农业机械化发展。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51亿元,带动地方和农民投入超过1105亿元,补贴购置农机具1078万台套,受益农户达906万户。
目前,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4.5%,河南的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走在全国前列。“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大幅提高了生产力,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坚实支撑。”刘满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