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这个地方叫建三江。驱车在黑龙江垦区建三江分局的原野上,天空的湛蓝与稻田的碧绿相互映衬,这是全国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景色。2010年,我国确定第一批51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这批示范区以占6%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13%的粮食产量;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70%;农民人均纯收入9900多元,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900元。这些示范区发展迅速、示范效果明显,已成为各地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样板。
示范区因何而来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选择在黑龙江省是很有眼力的。这片由抚远、同江、富锦、饶河4个县级行政区环绕的1000万亩耕地上,生产的稻米差不多够13亿中国人吃一个月的。而在肇东市、五常市,一个个产业带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凸显规模发展大趋势,展现出全新的联合体模式的巨大威力。大规模、大科技、大农机、大水利、大协作的理念,助推了农业产值高、粮食产量高和农民收入快速增加,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依托不同的资源禀赋和经济条件,探索建立了一大批农业高新科技、农业科技示范、现代农业示范等农业园区,在现代农业建设中进行着各具特色的实践和探索。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
我国幅员辽阔,物产多样,各地地理条件和发展情况千差万别,现代农业不可能“齐步走”。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了必然选择。2009年4月,农业部启动示范区建设工作。201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8月,农业部确定第一批51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启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一轮实践探索,提出力争大部分示范区在“十二五”期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财政部、农业部先后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农业项目资金倾斜支持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今年4月19日,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部签署协议。根据协议,“十二五”期间国开行将融资2000亿元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双方将紧紧围绕“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目标任务,围绕10个重点领域加强战略合作,加大对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梯队
甘肃的河西走廊一带,由于光照充足、自然隔离条件好、水利灌溉设施便利,一直是甘肃省粮食主产区和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甘州区被确定为示范区之后,从打造优质制种、优质畜牧、优质果蔬三大基地入手,打造主导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甘州区副区长袁斌才说:“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以来,我感觉最大的变化就是产业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了,制种玉米怎样做、肉牛产业怎样抓、蔬菜产业怎样搞都有了具体的办法。”2011年甘州区投资5.78亿元,建成烘干线25条,其中鲜果穗烘干线14条,籽粒烘干线11条,有力地提升了种子加工生产能力,辐射带动周边县发展玉米制种面积20万亩,带动农户1万户。
而黑龙江垦区则是紧紧围绕国家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建设,突出稳粮、增收、强基础、上科技、优结构、重民生的主线,全面提升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水平。2011年,垦区粮食总产达到407.4亿斤,从300亿斤迈上400亿斤的新台阶,仅用了两年时间;垦区实现生产总值916.4亿元,人均纯收入16466元。
这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第一年,51个示范区农业总产值达3700多亿元,同比增长18%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粮食总产量4374万吨,同比增长18.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蔬菜、畜牧、水产三大产业分别增长24%、7.8%和4.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200多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5%。
第一批示范区建设虽然还不到两年时间,从各地实际情况看,变化不小,收效明显。特别令人振奋的是,尽管第一批示范区横跨东、中、西部,从乌苏里江江岸一直铺展到天山山脉,地区间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但是单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指标来考量,都已经达到了区域领先的位置。一年多来,这些示范区在主导产业生产能力、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均走在了全国前列,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梯队。
以点带面的总体布局正在形成
在国家级示范区发展的带动下,安徽省在确定第一批26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础上,从今年起将用5年时间在全省建设80个左右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在这些示范区,土地单位生产能力等要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资源实现转化利用,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最终目的是带动全省农业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黑龙江农垦总局副局长徐学阳说,场地共建和全产业链发展,延伸的则是先进生产关系,这是农垦最值得借鉴的经验。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之初,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提出了“锲而不舍,不断创新,以点带面,梯度推进”的要求。他强调,示范区要壮大主导产业,突出主导产品,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达到试验示范、引领发展的目的。今年年初,农业部认定了第二批101个示范区,现代农业整县制推进的阵容壮大、势头强劲。全国示范区建设总体布局已初现雏形,各地各部门合力推进示范区建设的工作格局正在形成。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随后国务院发布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把“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的八项任务之一进行了全面部署。到2015年,现代农业建设将取得明显进展,东部沿海、大城市郊区和大型垦区等条件较好区域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示范区带动下的全国现代农业建设布局,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