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湖北中稻开镰收割
2012-09-03   来源:经济日报   

  湖南盛产水稻,说起种水稻,当地50岁以上的农民,都不会忘记近10年来水稻栽培技术的巨大变革。

  先说“水育”变“旱育”。我清楚地记得,过去双季稻栽培,早稻遇“倒春寒”和春旱、晚稻遇“寒露风”和秋旱,束缚着水稻的增产潜力。2001年以来,农业科技专家试验推广“旱育”。2002年开始,我家承包的10亩责任田采用旱育秧技术,平均每亩增产50公斤以上。

  再说“插秧”变“抛秧”。农民种田最苦的莫过于拔秧、插秧“两弯腰”,“面朝黄土背朝天”就是对农民辛勤劳作的真实写照。2003年,农业科技专家推广了抛秧栽培、工厂化集中育秧、浅栽等6大创新技术,让种田人的腰板“直起来了”。我以前每天最多能插半亩田,现在每天最少可抛栽2亩田。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有利于连片集中育秧,促进水稻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

  最后说“牛耕”变“机耕”。牛耕田是千百年来的农耕图景。近年来,农技专家大面积推广机耕、机种、机收和免耕抛秧栽培技术,实现了从“精耕细作”到“免耕抛栽”的水稻栽培变革。而且农民购农机政府有补贴,2007年我家购买了一台旋耕机,10亩责任田2天时间就完成了。之后,又添了收割机、喷雾器。农业机械化圆了我轻松种田梦。2009年,我家扩大了20多亩种植规模。

  这10年,农业科技攻克了耕、种、收、植保等难题,既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种田效益,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让水稻种植变得越来越轻松,科学种田让我们越种越甜。2011年,我家农业纯收入30余万元,人均6万元,比2001年的887元增加了60多倍。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29505-1.html

标签:农机 收割 开镰 中稻 湖北

上一篇:山西省40多万台农业机械整装待发战“三秋”
下一篇: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危害形势严峻 农业部紧急部署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