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宪魁利用国庆假期,就秋粮收获、扶贫开发和产业项目建设等工作,深入到哈尔滨延寿县和尚志市调查研究。他强调,目前正值秋粮收获关键时刻,各地各部门要针对今年雨多风大、秋收进度迟于往年的实际情况,把秋收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广泛动员,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抢抓晴好天气,采取有力措施,全力加快秋收进度,实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夺取秋收生产战役全面胜利。要立足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经济基础和文化底蕴,大上产业项目,打造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富民富乡富县,让群众生活得更加殷实幸福。
王宪魁十分关心秋收工作。调研中,他首先来到延寿县延河镇延河村福寿屯旱田秋收现场,实地查看玉米收割进展,并与农民亲切交谈,详细询问玉米种植密度、亩产等情况。还拿起刚刚收割下来的玉米棒,与农民和相关负责人现场分析台风灾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并与大家就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加以比对,分析今年玉米价格的走势。当地同志介绍,延寿县目前已收获水稻84万亩,收获大豆22.8万亩,收获玉米12万亩,预计在10月15日前完成收获任务。王宪魁鼓励农民加紧粮食收割,搞好晾晒仓储,适时进行销售,相信一定能够卖出好价钱。受今秋雨多风大等不利气候因素影响,全省部分玉米、水稻种植区域出现了不同程度倒伏和土壤墒情饱和甚至大量明水,严重影响收割的现象。王宪魁专程赶到尚志朝鲜族乡,查看秋粮收割情况。该乡水田面积4.2万亩,旱田2万亩,目前大豆收割完毕,水稻收割3万余亩,玉米收割6000亩。在水稻田里,看到全链式收割机正在紧张工作,倒伏地块也能顺利收割,而且脱下的稻粒整齐干净。王宪魁十分高兴,希望他们再接再厉,争取抓住天气放晴的有利时机,将全部农作物收割完毕,并为秋整地做好准备。调研过程中,王宪魁反复强调,今年入秋以来,全省大部降水偏多,个别低洼地块出现明水,给秋收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加之今秋霜期晚,农民囿于不下苦霜不收获的传统习惯,秋收进度总体偏慢。进入10月以来,气象条件逐渐出现好转,晴好天气增多。各地抢抓有利条件,全面掀起秋收生产高潮,秋收生产进度明显加快。下一步,要实行分类收获,保证秋收标准质量。按照先大豆后水稻、玉米,先早熟品种后晚熟品种,先岗川地后低洼地,先种子田后一般作物的原则,成熟一块收获一块,确保各种作物都做到适期收获。要坚持人机结合,加快秋收生产进度。对低洼有积水地块,要抢排积水,采用人工抓紧收获;对平岗地能用机收的,一律要采取机收,提高收获效率;对一些坡岗地、边角地等不适合大机械作业的地块,要采取人力和小型机械相结合的方式,抢收快收。要发挥农机合作社作用,全力扩大机收面积。加强农机调度,优化作业流程,合理配置机具,提高作业标准,做到边收、边倒地、边整地,歇人不歇机,扩大机械化收获面积,提高收获质量。各地各部门要全力支持服务秋收生产,深入一线检查指导,确保按时限要求高标准完成秋收工作任务,为秋整地、秋建棚赢得时间和主动。为了进一步调动各地组织秋收抢收工作的积极性,王宪魁当即要求有关部门对秋收任务重、进度快市县的干部给予表彰奖励。
围绕搞好扶贫开发,王宪魁专门赶往延寿县玉河乡长寿新村考察,并与随行和当地领导同志共同谋划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早日实现脱贫致富。长寿村2009年被确定为扶贫开发整体推进村以来,通过一系列扶贫措施,新村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现已建成农家乐、农家旅店43所,新建700余亩的采摘园,人均纯收入由2150元增加到6230元。其中,长寿山长富屯整体搬迁是撤屯并村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2650万元,新建39栋二楼住宅小区,搬迁农民只需交10万元就能入住。在项目现场,王宪魁走进新建成的农民住宅进行参观,要求努力提高住宅小区设计水平,充分考虑北方人喜欢居住在暖阳面的生活习惯,把阳面的采光和空间利用好,让农民居住得更加温暖舒适。王宪魁强调,搞好扶贫开发,对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全省的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几乎都是传统农业县,经济结构单一,农业比重大,缺少县域工业的支撑。要加快脱贫致富,最根本是要加快自身发展,最关键的是要打造产业。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精神,激活贫困县自身发展动力和活力,打造强县富民的特色产业,积极鼓励全民创业,努力提高农民就业本领,真正脱贫解困,同步进小康,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在延寿和尚志期间,王宪魁还对延寿延河镇万宝村葡萄园、继嘉亚麻纺织技改项目、延大肉制品加工项目,香其酱业扩建项目、永和豆浆二期项目。尚志经济开发区的高端绿色食品、新型建筑材料、木材精深加工以及元宝铅笔工业园项目进行了调研。他鼓励企业发掘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发展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以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他要求尚志充分利用好上连哈大齐工业走廊、下连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地处哈牡绥黄金线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科学规划建设新经济开发区,加快园区扩区,实现一区多园发展,形成产业集聚和产业高地,全力打造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上的重要增长极点,连接哈尔滨、牡丹江两个中心城市之间的副中心城市。
哈尔滨市市长宋希斌及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