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吉林省农科院重大科研成果攻关纪实
2012-11-08   来源:湖南日报(作者:刘勇 张志兵)   

  11月7日在永州市召开的全省耕地质量管理工作会议提出,耕地“以质补量”已成必由之路,要通过提升耕地质量来提高农产品单产,保障供给。

  受非农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和自然灾害损毁等因素影响,我省耕地面积近年来呈刚性减少趋势。与此同时,随着人口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客观上要求用耕地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转化为食品。

  据介绍,在非农建设占用后补充耕地等过程中,往往存在“占优补劣”、重用轻养、重工程建设轻地力培肥等现象。农业部门的耕地地力评价显示,目前全省高产田为1809万亩,中低产田为3787万亩,中低产田占比达到67.7%。

  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成员李志纯说,耕地地力每增加一个等级,粮食产量可增加100公斤每亩,在相同的物资投入和管理水平下,1亩高产田的粮食产出相当于1.28亩中产田或1.8亩低产田的产出。如果全省所有的中低产田都能够提升一个地力等级,每年将新增粮食产能37.5亿公斤,相当于增加540万亩耕地。

  农业部门部署,今后一段时间,各地要细化工作流程,实现补充耕地质量建设项目全程监管,加强补充耕地耕种与后续培肥,全面开展耕地质量评定,实施耕地质量监测预警,大力推进土地耕作层剥离与再利用,确保耕地地力不断提高。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29174-1.html

标签:农机 纪实 重大 农科院 吉林省

上一篇:中共十八大开幕 胡锦涛作报告(摘要)
下一篇:云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