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广西农机推广机构紧紧围绕广西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需要和广大农民需求,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着力突破主要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有力推动全区农机推广机构和队伍建设,有力推进了农机化各项工作。
十年间,各级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进一步健全,2003年,全区仅有85个县农机推广站,所有乡镇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归属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截至2011年,全区共建立乡镇独立站223个,90个县级农机推广站覆盖全区所有农业县区。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公益性定位进一步明确,2003年,有33个县农机推广站为差额拨款单位,2011年,全区仅有2个县站仍为差额拨款单位,目前已有7个站被定性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推广队伍素质建设进一步提高,2003年,全区共举办培训班2次,培训人员130人次,2011年,全区共举办培训班1112次,培训人员268.6万人次。同时,推广手段得到明显改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2003年,自治区、市、县三级农机推广站均没有专用农机推广用车、专用农机示范样机,截至2012年6月,为市县站各配备1台推广用车共103台,农机示范样机200台。
近年来,广西实行“一主多元”的推广机制,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加快农机化技术推广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明显突破,2011年水稻种植、联合收获、谷物烘干,甘蔗种植、中耕施肥培土、收获,木薯种植、收获等环节与2003年相比实现了零突破。技术推广服务领域有效拓宽,服务范围从2003年的水稻耕、收拓展到现在的耕、种、收;甘蔗的耕拓展到现在的耕、种、收、植保等;技术推广服务领域从水稻、甘蔗拓展到木薯、花生、蚕桑、茶叶、水果、玉米、畜牧水产、农产品加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