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好比人为地为作物搭建了一个适宜它生长的小“房子”,而这个房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农户的收益。记者在津沽大地上采访,发现在天津郊区悄然流行着一种高效、生态、环保的设施大棚――节能型日光温室。目前,这种大棚在天津市的汉沽地区已经建设使用了250亩,在宝坻区有100余亩,武清区和宁河县也在陆续推行,所建之处,农民受益匪浅。
农机进棚,节省劳力
农业机械化,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带来劳动力的解放。但是如何让农业机械进入设施大棚内作业,还困扰着不少种植户。在天津市武清区采访时,很多种植大棚蔬菜的农户这样告诉记者:“大棚进口太小,很多农机根本进不去”“大棚里的立柱太多,机械就算进来了也无法正常作业”。
农户们表示,如果不把普通大棚入口留小,冬天的冷空气就容易进入致使温度过低;如果减少棚内立柱,大棚就容易在风雪天倒塌。这两个难题阻碍了农业机械进入大棚。
走进武清区聂官屯村农业示范园区的大棚,记者发现这里的空间比普通大棚开阔了许多,棚内立柱也少了。每个大棚都有两个进口,小型农机从旁门进入,较大型农机从大棚阳面预留的入口进入。“这是节能型日光温室,很好地解决了普通大棚农机不能进入的问题。”园区农机负责人王玉云高兴地说,“大棚刚建成时,拖拉机就开进来了,一上午就完成了近1亩地的耕翻和平整,至少省了4个劳动力。”
这种节能型日光温室的设计者――天津中泽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师王庆森为记者解释了其原理:“我们在大棚设计时主要从大棚结构和建筑材料上进行了系统化的改进。首先在大棚结构上,大棚采用鱼刺型承插结构,其形状由宽到窄,由粗到细渐变。另外在材料的选择上,采用的是现代建筑最新的材料――高分子混凝土,其强度是混凝土的1.5倍,而成本等同。鱼刺型承插结构结合高分子混凝土材料制作的大棚主梁,其垂直抗压强度达到了7056牛顿,远远超出了普通大棚。2010年冬季天津发生了大风和大雪灾害,许多普通大棚发生了塌棚,而这种大棚却安然无恙。”
后墙不厚,节本增效
检验设施大棚这所“房子”的好坏,最关键的因素是要看房间温度如何。为了提高和维持这个“房间温度”,设施大棚种植户们可谓用尽招数。
记者在走访时发现,不少农户的大棚后墙要么是用土堆积起的,要么是用机砖砌筑的,大多数墙的厚度在60公分左右。“大棚后墙越厚,保温效果越好。这回冬天比以往冷,不少大棚的后墙都加厚了,我的每个大棚都加了2000多块机砖。”农户张桂芳告诉记者。
而在这种节能型日光温室大棚区,记者发现它的后墙比普通大棚薄了很多,一般只有15公分,尽管厚度薄,但是棚内的温度却不低。“这个棚的保温盖和后保温墙采用的是我们自己研制的高密度复合保温材板,热阻值高于普通标准棚6.4倍。”王庆森说,“通过我们的观察,普通大棚在早晨的时候,棚内温度一般在5摄氏度左右,而节能型日光温室大棚则达到了8摄氏度。虽然只差3摄氏度,但这在大棚保温技术上是跳了一大步。”
大棚保温效果提高了,大棚的种植收入也随之增加。王玉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同样的蔬菜,这种棚的亩产收入比普通的多出近1万元。不仅如此,同样70米长的大棚,由于厚度薄、立柱少,能节省出50平方米的种植面积。而且这个棚的成本不到10万元,而普通大棚得15万元,这又节省出5万元。”
节能在先,践行生态
记者在走访时发现,大多数农户种植普通设施大棚都是用砖块和泥土砌筑。王庆森告诉记者,一个面积在1亩的普通大棚需要7万块机砖,而烧制这些砖需要消耗175吨煤,每吨煤产出二氧化硫240千克,而1立方米砖需要消耗115立方米的土。可见,传统普通设施大棚对土地、煤炭等能源的消耗和浪费较大,而且对生态的破坏非同小可。
“节能型日光温室最大的优点在于保护和净化环境的功效。每个节能型日光温室大棚仅需9000块砖,节省用土量630立方米。高分子混凝土制成大棚结构材料,不仅强度好,而且其鱼刺型承插结构方便装卸,一旦需要土地复原,随时可以拆除。因此,这种大棚不仅节省了土地资源,而且使用寿命较长。”王庆森说。
据了解,这种大棚的建筑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废水、废气和废渣等污染物,而且还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工业废渣作为建材的填充材料,每亩棚地消化3459公斤农作物秸秆,1635公斤工业废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