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塔城发展外向型设施农业拉动农民增收
2013-01-22   来源:农民日报    

  眼下,正值冰天雪地的寒冬时节,但是新疆塔城万亩设施蔬菜出口基地却车水马龙,十分热闹。大棚里种植的黄瓜、番茄、辣椒等蔬菜都已经进入采摘期,菜农们都在忙着采摘、装箱,收获的喜悦显现在每个人的脸上。分装后的蔬菜由合作社组织装车,通过12公里外的巴克图口岸出口到哈萨克斯坦。一车车绿油油的蔬菜通过口岸,不仅繁荣了口岸经济,还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增收。

  塔城地处西部边陲,远离国内市场,交通运距长、运输成本高等因素致使当地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同时,当地农牧民依靠传统农业增收空间狭小。

  巴克图口岸距离塔城市12公里,是国家一类口岸,为当地鲜活农产品的快速通关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同时,距巴克图口岸1000公里内,有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10多个工业城市,总人口近千万,其反季节蔬菜全部依赖进口,市场需求旺盛。2005年起,塔城提出了依托巴克图口岸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思路,开始引导当地农民大力发展外向型设施农业,建设了万亩连片设施农业基地,进而辐射带动其它乡场和其它县市团场联动发展设施农业。

  西出口岸天地宽,发展设施农业短短几年时间,塔城已经从原来的“口袋底”变成了面向中亚和俄罗斯市场的“桥头堡”。以设施农业为支撑的外向型经济也让塔城的地缘劣势逐步转变成了发展优势。

  在二工镇万亩出口蔬菜基地,4800多座温室大棚座座相连,犹如大地上翻滚的波浪,一浪接着一浪,场面壮观。走进菜农马丽的温室大棚,温暖如春的大棚里结满了“水果黄瓜”。她告诉记者,这种黄瓜全都出口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上了外国人的餐桌。“蔬菜出口检验特别严,如果不达标肯定出不去,甚至因为一座大棚影响整个片区的蔬菜出口。”她顺手摘下一根黄瓜随便一擦边吃边说,每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工作人员都会来抽查,取样检验。

  设施农业的大发展带动了当地农牧民增产增收,同时,一批蔬菜生产企业及农产品出口和外贸流通企业逐渐发展壮大,使设施农业一跃成为当地农牧民致富的“金钥匙”。

  哈萨克族牧民别克家住恰合吉牧场,2008年以来,他受雇于兴盛源出口公司,负责管理4座大棚,每年能为家里增收两万多元。二工镇满城村村民梁文秀承包了4座温室大棚,在公司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梁文秀逐渐掌握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并成为了种菜的行家里手,这几年,每座大棚都为她家带来1万多元的收入。

  思路决定出路,经过几年的发展,塔城外向型设施农业已初具规模。累计建成温室蔬菜大棚11908座,有6种产品、2000多亩基地通过GAP认证,5.8万亩蔬菜正在申报出口基地备案登记。目前,塔城的果蔬出口企业已发展到10家,果蔬保鲜储藏能力超过了8万吨,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28708-1.html

标签:农机 拉动 农业 设施 发展

上一篇:农业部:各地农业部门要指导农民加固蔬菜温室大棚
下一篇:吉林大力发展农机化 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