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贵州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提高
2013-02-17   来源:贵州日报(作者:侯德明,吴敏,曾万丹)    

  刚刚过去的2012年,贵州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围绕农村人口人均半亩口粮田建设目标,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夯实农业基础,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提高。

  贵州省财政厅土地治理处处长杨再军介绍,贵州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业综合开发已成为我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2012年初国发2号文件出台后,贵州省各地以此为契机,积极申报新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目前国家农发办已同意新增三都、镇宁、晴隆、万山、长顺5县(区)为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这是贵州省农业综合开发历史上第一次新增县数量最多的年份。

  据介绍,2012年度国家下达贵州省土地治理项目中央财政资金39633万元,比2010年度增加6106万元,省、地、县三级财政部门落实配套地方资金15873.23万元,保证项目资金不留缺口。2012年存量资金全省共批复中低产田改造项目62个,改造中低产田面积24.85万亩,投入财政资金27190.23万元。2012年存量资金全省共批复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12个,治理面积14.81万亩,投入财政资金17820万元。此外,实施中型灌区节水配套项目1个,投入财政资金700万元,主要用于习水县东风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总长35.9公里的总干渠和回龙干渠改造。

  按照“科学规划、突出重点、集中连片、整合实施、规范运作”的要求,各项目示范县因地制宜,田、水、路、林、山、村等综合统筹治理,就势布置田块、规整零乱耕地,保水保土肥田,增加耕地有效利用面积;合理配套田间灌、排和道路等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结合土地平整,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农艺措施相结合,合理布置农田防护及水土保持设施,保护耕地,防止水土流失;平衡施肥,改良土壤,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利用效率,达到了改善田块耕作方式、水土涵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目的。

  六枝、绥阳、石阡、金沙、普定、黄平、瓮安、平坝等17个市县区有效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投入农业综合开发和小农水重点县建设资金36500万元,启动建设高标准农田30万亩。截至2012年11月底已完成投资11230万元。各县围绕“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实用、优质高产高效”目标,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标准、统一验收、统一监管”等模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加快实现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目标的步伐。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28590-1.html

标签:农机 提高 生产能力 综合 农业 贵州省

上一篇: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科技部试点评估A级
下一篇:今年安徽省芜湖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将超过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