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18时58分,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在家里去世,享年85岁。这与他退出“领导岗位”正好10年。
“老书记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18日晚,华西村村委会一位成员与本报记者简短电话。其间他数度哽咽,“前几天老书记从上海回来,还吩咐我们要开会学习贯彻中央‘两会’精神,尤其要深入学习习总书记和李总理的讲话。”
诱发吴仁宝去世的原因是肺癌。据本报了解,吴仁宝年前常规体检时发现身患肺癌,但已属晚期。不过家人并未将这一结果告知他,只是提醒他要注意休息。
对于吴仁宝的去世,江苏省委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他为“优秀党员,当代农村干部的杰出代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者、开拓者和卓越的带头人”。
“吴仁宝是一个传奇式人物,苏南模式的农民代表之一,他见证了中国农村巨变的历史”,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叶克林向记者表示。在研究苏南经济中,叶是可以与吴仁宝交流中为数不多可以使用方言的学者。
吴仁宝领导的华西村,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是“农业学大寨”、“以粮为纲”的全国典型,吴仁宝亦是“陈永贵式”的干部,他担任村党委书记近50年,堪称奇迹。
华西村是从人民公社体制下变异出来的一种另类集体经济,从改革后一直受到中央的认可,历届中央领导人均视察过,后期则演变为了代表生产力发展的民间公司模式,至今屹立不倒。
但这种“财产共有式”的集体经济也从始至终受到争议。其内部分配制度的诸多约束、兼并邻村土地之后的不均等待遇等问题,至今搁置无解。
几十年来,吴仁宝始终保持着“农村基层政权领导者、乡镇企业家”的双重角色,他游刃于政界、商界和农村农民之间,但又不是“一条路走到底”,其早年在私下运作的“小五金加工厂”成为了中国乡镇企业的坯胎和萌芽,造就了后来的苏南模式。
1996年,华西村工业经济总量超20亿元,销售收入18.9亿元。利税2.2亿元。全村居民住房别墅化,30%的村民家庭拥有轿车,户户存款超过6位数,是为“小康”的典型,“农村穷”的概念自此一去不复返。
在吴仁宝担任江苏省政协常委期间,本报记者曾在南京与他有过一次简短交流,他以一句简短的话回应晚年的一些受到议论的事情(造金牛、造高楼等):只要能让农民致富,这条路就是对的。
事实上,无论是在哪个场合,吴仁宝说出的“吴仁宝式”的经典语录,总能以最简要、最明了的话,解释各种“深奥的道理”,“无论什么问题,老书记都能讲出道理和事实来”,有听过吴仁宝报告的官员对本报表示。
叶克林曾多次赴华西村调研,“吴老书记给人留下的印象太多,太深刻”,叶说,吴仁宝在无数的光环和荣誉下始终站立,这不得不让人佩服。
吴仁宝曾对叶说,“我干村党委书记,没有年龄限制,没有退休说法”。吴仁宝结合了东方农民的大智慧与灵性,善于学习,代表了“苏南农民看问题”的标志样本。
但近10年来,随着吴仁宝逐渐从领导岗位上淡出。2003年,吴仁宝第四子吴协恩担任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村的发展变得“复杂起来”,“因为华西村走的这条路,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没有哪个国家发生过,也没有哪个国家的农民能做到吴仁宝那样”,叶认为。
换言之,华西村在近10年的发展,无法用西方经典经济学予以分析和下一个简单的结论。2011年,当有人要“脱离”华西这个“大集体”时,就有江苏省内学者提出了“倒退”之说。
“这是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的倒退,但这又不是向计划经济倒退”,省社科院研究员田伯平对记者表示。田在比较经济学领域颇有建树。
而财经作家吴晓波认为,考察现代中国民营公司的源头,一是华西村式的农村基层政权及其附属的集体经济企业组织,另一种则是鲁冠球工厂式的自主创业型企业。
当1990年市场经济再次深入的时候,“企业产权”归属成为无法绕过的问题,吴仁宝和他领导的华西村始终未能彻底解除“集体经济”的外衣,“财产共有”仍是其理念,尽管――华西村集团公司和诸多的子孙型公司依次成立,并以股份制模式改造。
事实上,江苏省内对华西村研究者甚多,但几乎都认为,华西村近10年的发展中,淡化了对“华夏第一村”的提法,并未完全去家族化,其战略决策仍由“退居幕后”的吴仁宝“最终拍板”。
“你无法要求吴仁宝和华西村永远不停地贡献样本和探索,毕竟只是一个村,虽然是一个大村”,叶克林认为。
不过,有江苏省内官员18日晚对记者表示,中共十八大和今年的1号文件提出,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为华西村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道路。微博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