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榆中县被列为全国首批100个保护性耕作县。当地村民说,这地蓄水多,肥力足,不需深翻耙地,成本低,省时省人力,增产效果好。
中新网兰州4月8日电 (张宏)8日,在甘肃榆中县清水驿乡保护性耕作现场看到,几台大型农机正在地里作业,县农机管理站的农业技术人员正在指导农民进行播种。当地村民邴铭龙是这项技术的受益者,他说:“这地蓄水多,肥力足,不需深翻耙地,成本低,省时省人力,增产效果好。”
榆中县农机管理站高级农机工程师李建平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过程为玉米收获→秸秆粉碎覆盖地表→播前表土处理→免耕播种→田间管理→收获。此技术不但增收,而且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耕地表皮土壤的风蚀,有防治沙尘的作用。
李建平说,该技术颠覆了传统的铧式耕翻、灭茬整地和裸露休闲越冬的耕作习惯,有效的利用植物秸秆有机质资源,通过秸秆粉碎覆盖地表和根茬固土,减少了耕地休闲期地表裸露,降低了土壤的风蚀、水蚀损失,且秸秆腐烂分解,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增加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解决降雨与作物蓄水不同步的矛盾。
农业部门表示,传统耕作方式往往造成农田水土流失,加重土地贫瘠,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耕作制度的根本变革,其在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水抗旱、节本增效等方面所具有的突出优势,深受群众欢迎。实施保护性耕作,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改善了生态环境,对保护植物有机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大气质量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试验表明,保护性耕作提高了耕地质量、作物产量和抗旱增产水平。采用深松少耕模式,平均每亩增产2%至7%;平均每亩节约生产成本47元、节本增效50元;增加土壤蓄水量10%至18%,对于一年熟灌区,可减少一次至两次灌水量,平均亩节水70至110立方米。由于秸秆还田,秸秆残茬腐烂后变成有机肥,提高了土壤肥力,麦田、玉米田每年增加土壤有机质0.01%至0.06%;还防止了冬春季裸露农田变成沙尘源,减少农田扬尘60%以上。通过该模式种植的玉米,作物单产提高32公斤,增产率达4.64%。
在2010年确定的全国首批100个保护性耕作县中,榆中县被列为全甘肃省5县区之一,每年投入350万元用于农田基础建设、机械配套等,今年榆中县的示范面积达到3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