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农业部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大棚蔬菜种植面积从2001年的1700万亩,发展到现在已有5000万亩左右,遍布东北、华北等地,大棚蔬菜上市的时间也提前到了12月至次年2月。
特别是,2009年广西大力开发冬季农业,提出每年新增秋冬种面积200万亩,五年新增1000万亩的“千万亩秋冬种开发行动计划”。到2012年,广西冬季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420万亩以上,每年有800万吨供应到北方市场,一举成为全国秋冬蔬菜主力军和我国“南菜北运”重要基地。
也是在2009年,商务部为了稳定北方冬春蔬菜价格,启动了冬春蔬菜储备,时间为每年9月到次年3月。目前,51个北方大中城市已经相继建立冬春蔬菜的储备制度。
“今年海南黑皮冬瓜一上市就遭遇滑铁卢,一方面是广东秋季冬瓜的时间延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方储备的冬瓜量大,到3月底还未销完。”黄楚成说。
海南冬季农业期待升级换代
海南瓜菜如何改变在“夹缝”中生存的命运,让海南农民不再看内地“天气”吃饭?省农业厅厅长江华安认为,受海南省土地和运输的制约,海南农产品不可能与外省拼规模,需要走精品路线,打造品牌农业。
重新梳理海南冬季瓜菜发展史,可以总结为三个阶段:一是扩大冬季瓜菜种植面积,二是主抓冬季瓜菜岛外运销,三是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
“回过头来看,海南冬季瓜菜的优势就在于其‘新鲜’,无论是向岛外运输,还是农产品加工,其实都没有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省农业厅企业发展处处长陈良说。
海南瓜菜终端销售商之一、辽宁兴隆大家庭商业集团执行总裁姜利民也表示,虽然内地大棚蔬菜的兴起,让海南冬季瓜菜失去了价格竞争优势,但是相比大棚蔬菜的反季节性,海南冬季瓜菜具有健康、生态的竞争优势,这就是海南打造品牌农业的着力点。
目前,海南省正在积极探索尝试。今年,省农业厅在北京、沈阳首次尝试“直供直销”营销模式,以空运直销形式提高了农产品的新鲜度。不久前,海南省又在屯昌建立了农博城,汇集了全省各市县的600多种特色优质农产品,进行展销。
“在走出去的同时,也要请进来。海南旅游旺季在冬季,与海南瓜菜上市时间相吻合,可以把来海南看海、过冬的3000多万游客,请到海南的菜园子里去品尝新鲜瓜果菜,实现岛内销售。”陈良说,这就亟需海南省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方向转变,实现农业与旅游的相结合。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要发展休闲农业,海南还需转变种植模式和瓜菜品种。长期以来,海南冬季瓜菜为适应外销需求,均是大规模种植,品种也主要是瓜类(124万亩,占41%)和椒类(75万亩,占25%)等易储存瓜菜,叶菜类很少。记者在采访时也发现,许多乡村“农家乐”需要从城市采购蔬菜。海南省要发展休闲农业,还需增加蔬菜品种,并做到小而精,适宜观光体验。(记者 况昌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