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收麦人生存状态调查:1天吃1顿饭暴晒十几小时
2013-06-25   来源:央视-《经济半小时》   

  记者在采访康应新时,他一边跟我们聊着,一边还在不停地打着电话安排事情,今年他带了河南的两部收割机,再加上自己的一共三部,每天他必须让这三台机器都能找到活干。

  麦收时节,康应新总是异常忙碌,早出晚归都是极其寻常的事。采访当天,康应新告诉记者自己前一天夜里将近3点才睡下,5点就又起床开工了。

  晚上十点钟,康应新的收割机在去另一块麦地干活的路上,车轮突然掉进了路边的坑里。不得不找来吊车帮忙。折腾了将近一个小时,总算把车弄上来。可是他没想到,这一个小时他就要花800元钱。然而,翻遍所有的衣兜,康应新带的钱都不够支付吊车的费用。

  最终,康应新东拼西凑凑了750元钱付了吊车钱。这时已经将近晚上11点,康应新还要接着去干活。路上,康应新还在心疼刚才花出去的750元钱。康应新对记者说,750块钱,按一亩地60块钱算,相当于自己白干了20亩地。

  晚上12点多,康应新收工回家了,河南的麦客也陆续赶了回来。康应新又开始忙着张罗其他麦客洗漱、吃饭。

  康应新做经纪人每亩地提成6元钱,这其中包括麦客们在干活期间的吃住、联系活儿以及帮助麦客协调在当地收割期间遇到的任何问题。麦客们对这位经纪人的工作显得很满意,因为康应新不仅能帮自己联系好活,还帮麦客们安排食宿,零件坏了也会帮麦客们买。

  凌晨了,麦客们在吃饭,康应新则坐在角落打电话联系着明天能去哪干活。可是打了半天的电话,康应新只联系到了几十亩地,显然不够三部收割机一天的活,这时已经是凌晨一点钟,康应新只能明天再接着联系。

  次日早上六点半,康应新带着河南商丘的麦客们出发了,他们要去附近的白毛李村收麦,这是康兴新一大早联系的大活儿。那里有将近100亩地,够麦客们忙一天的。

  安顿好了河南麦客,康应新准备去给自己的车联系活。康应新指着路上的收割机告诉记者,这些车都是没活干的。

  记者注意到,只要一上车,康应新就把车里的音乐开的很大声。他告诉记者,听音乐是为了提神,而且今年已经算熬得少了,要是连熬三五夜,站着都能睡着。

  正当康兴新到处找活时,齐河县农机局和农业合作社的人来了,他们给康兴新带来了一个大活。原来县里有个种粮大户,还有几千亩地没割。这单活的价格是54元一亩,管吃管住,虽说是比市场价格低了6元钱,但是面积很大,康兴新决定去干。可是还没出发,这单活就从54元一亩,变成了50元一亩。

  齐河县农机局副局长穆林说,因为有很多车听到了这个消息都往县里赶,价格一下子就掉了下来。50元一亩地比60元少了足足10元钱,这让康应新有些犹豫。不过考虑再三,康应新还是决定去做,眼看着麦收期快要结束,这单活估计是今年麦收结束之前的最后一单大活,他想尽量多做一点。

  康应新打算动身先去看看,然后回来再带另外两个车去。他还抽空翻了翻这两天的账。账本上记着从5月26号开始麦收到现在每天的账目,截止到现在已经割了将近1000亩。

  尽管已经割了不少地,但是康应新自家的十几亩地还没有收,老父亲听到天气预报说有雨,显得很着急,他担心一年的辛苦会泡了汤。现在整个村里就只有他们家的麦地孤零零地放在这。老父亲焦急地问儿子什么时候能从县城赶回来,康应新也没办法回答。

  晚上十二点,河南的麦客们收工回到了康应新的家,康应新也赶了回来,想带这两台车晚上连夜去干活。但是下午的这单活的价格已经从每亩地50元钱又降到了45元。因为价格太低,麦客们都不太想去,康应新也不勉强,双方开始结账。

  四天的时间,康应新做麦客经纪人挣了2000多块钱。麦客们明天将会离开这里,今年的麦收会战也告一段落。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27940-1.html

标签:农机 十几 小时 暴晒 调查 生存 状态 收麦

上一篇:央视《经济半小时》:三兄弟的麦收
下一篇:山东派组分赴各地督导“三夏”农机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