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本地的收割机在数量上打败了外地收割机,在价格上也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又是一年的夏收季节,在开平农村各地,隆隆的收割机声此起彼伏,一茬茬水稻变成了一粒粒金黄的稻谷,农民朋友又有了一个丰收年。
然而,在这片欢乐祥和的夏收图景背后,却隐藏着残酷的市场竞争。记者日前了解到,今年开平的水稻收割市场可谓“硝烟四起”,得益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本地收割机收割水稻拥有较大的价格优势,越来越受到村民的欢迎,而外地收割机的生意却越来越难做,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市场份额。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伍安平 何传贵
外地收割机生意难做 每亩利润二三十元
水稻收割市场是一块“大蛋糕”,开平的早稻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光收割一轮早稻,收益就可能超过3000万元。开平本地收割机和外地收割机对当地水稻收割市场份额的抢占,历来竞争激烈。
记者获悉,前些年每到水稻收割时节,来自河南、湖北、江苏、山东等地的外地收割机就会蜂拥而至。据开平市农业部门介绍,来开平“抢食”的外地收割机,最多的一次有超过400台同时作业。彼时,开平的水稻收割市场份额大部分被外地收割机抢占。
然而,近几年来,特别是今年,开平的水稻收割市场发生了巨变,占领大部分市场份额的是开平本地的收割机,“地头蛇”在逐步逼退“过江龙”。据了解,今年早稻收割,来开平作业的外地收割机不超过200台。
来自河南信阳的张震带着妻子和弟弟千里迢迢赶到开平,作为河南收割大军中的一员,他近期在开平龙胜、大沙一带忙着收割早稻。张震告诉记者,他来开平收割水稻已经是第7个年头了,今年,他们同村有12台收割机一起来到开平收割早稻。他说,开平的水稻收割生意越来越难做,特别是今年,本地收割机以及来自其他地方的收割机越来越多,他的生意基本上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张震还告诉记者,他们同村有4台收割机来到开平后,因为几天没找到生意,只能去了邻近的恩平市。
张震说,除了生意难找,利润也大不如从前。今年早稻收割,他们外地收割机的价格普遍降到了每亩100元以下,最低的只有每亩80元左右,这与前些年每亩120元的高价相去甚远。此外,由于今年的柴油、人工价格上涨,收割一亩水稻的利润只有二三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