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双抢:与时间赛跑 记者体验高温下早稻收割
2013-07-17   来源:湘潭在线(作者:刘建强)   

  湘潭在线7月17日讯(湘潭日报记者 刘建强)燕子和蜻蜓在金黄的稻浪上飞舞,“双抢”时节的田野景色令人迷醉。7月16日,我们来到湘潭县河口镇中湾村,参加喜耕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早稻收割。

  上午10点,空旷的田野上连一棵树的遮挡都没有,毒日头晒得头皮和手臂生痛,似乎要给我们一个下马威。陶小亮师傅把操作台的位置让给我,他说早上5点半就下了地,已经收了20多亩了。

  这是一台福田谷神的履带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割幅有2米宽,属于水稻联合收割机中的“大家伙”。液压控制的方向手柄跟游戏机手柄相似,但开收割机可不像玩游戏那么简单,它比汽车多了一套切割、脱粒程序,操作起来复杂多了。

  陶师傅提醒要“先动后走”,以免切割器被稻杆咬住。按照技术要领,我先把割台手柄推到“接合”位置,然后把变速杆放到了“作业一挡”位置。收割机缓慢地行进了,割断的稻子被拨禾轮拨到割台上,源源不断地卷进脱粒机。快到田块的尽头时,陶师傅连忙喊“升起来”,我赶紧提升了割台,把变速杆推到空挡位置――割台要是铲上田埂,肯定会损坏。两圈下来,我已忙得满头大汗,眼睛也睁不开了,想用手臂擦擦汗,发现手上粘满了谷芒。陶师傅嫌我太慢,自己接过来驾驶。他直接把挡位推到“行走”挡,速度快了好几倍。田里很硬,收割机震动很厉害,陶师傅干脆站着操作,我坐在驾驶座上几乎被震得要掉下去。

  我又去顶替李德明当装粮手。从支杆上拿出袋子撑开、卡到出粮口上,打开挡板装满粮食,然后关闭挡板,取下袋子迅速用编织带扎好口子,丢到田里。整个过程看似简单,却要求人手脚麻利。一亩田大约装20袋左右,算下来每个小时就要装100多袋。我忙得连擦把汗都顾不过来,坚持了几圈就败下阵来――粮仓容量有限,不及时装袋就会堵住。看来收割机要充分发挥出效率,装粮手与机手必须配合默契,我这个生手还不是“吃菜的虫”。

  陶小亮这个作业组一共5个人:1名收割机手、1名装粮手、2名搬运工和1名拖拉机手。他们每天要工作10多个小时,如果机器不出故障,能收割70亩左右。每亩的作业费是85元,一天下来就是5000-6000元,所以除了吃饭的时间,他们只在中午最热的时候休息两个小时。“比起以前踩打稻机,不晓得要轻松好多、快好多了。”陶师傅说,早稻收割也就10多天时间,真的是“一寸光阴一寸金”。

  站在一旁统计田地面积的合作社管理员陈益民显得很焦急。他说收割机是雇来的,合作社有育秧工厂、插秧机和犁田机,唯独没有收割机,这主要是由于机收作业的季节性太强,而技术要求又高,“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合作社养不起。一千多亩田至少要2台大型收割机,但合作社仅能雇到1台,这已经打乱了合作社的全盘计划。

  喜耕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是由稻米加工企业君宜生态公司创办的。陈益民介绍,公司以前从散户的农民那里收购稻谷,品质差异很大,生产不出高档米来。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他们从2010年开始通过土地流转建立自己的种植基地。由于对土、肥、水、种都进行了严格控制,公司生产的礼品米能卖到10元/公斤。合作社流转土地的规模去年仅有400余亩,今年增加到了1066亩,但始料未及的是机收遇上了麻烦。顾名思义,“双抢”就是要抢收、抢插,现在收割拖了后腿,晚稻栽插就很麻烦了:合作社的田全部采用机插秧,晚稻秧苗太深插秧机就插不了。尽管已经给秧苗施了“多效唑”控制生长,倘若再不尽快插下去,不仅插秧机插不了,连晚稻产量也要受影响。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27846-1.html

标签:农机 高温 早稻 收割 体验 记者 时间 双抢

上一篇:村民同稻客引发纠纷 民警一席话说两家情
下一篇:男子喝酒开拖拉机拖货 撞上水泥块后砸坏两台警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