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土地、资金、人才仍是农机合作社发展突出瓶颈,亟待各方合力破解
“近年来,合作社购置机具较多,现在的机库棚已不能满足需要。计划今年再新建库棚1000平方米,硬化场院2000平方米,这就需要政府在土地指标方面给予更大支持。”前进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李玉林表示。
“安徽省政府虽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对合作社提供用地支持。但实际运作起来还是很困难,土地审批要求严格、手续复杂。”合肥市肥西县成根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韩成根说。
安徽农机局农机管理处处长胡道林坦言,单个功能完善的农机合作社大约需占地3至5亩,而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占地实行严格控制,靠合作社自身的条件和能力确实很难解决。
除了用地问题,现在农机专业合作社面临的另一大难题就是资金困难。年过六旬的严德敏,依靠经营农机发家致富,是安徽农机大户第一人。“我现在拥有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高性能农机60多台套,虽然国家在农机购置方面给予了不少补贴,但是合作社要发展壮大,单靠个人资金是不够的,应该有更多的专项扶持。”严德敏表示。
“2007至2012年,安徽累计安排1190万元,扶持18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但覆盖范围有限,破解农机专业合作社融资难,也需要金融部门进一步探索可行的扶持产品。”刘绍太说。
“农机合作社不少都是由当地农民发起,普遍缺乏先进管理理念,合作社内部也缺少具有较高农机操作、维修等技能的专业人才。”胡道林告诉记者,农机合作社要做大做强,专业人才不可或缺。
据了解,目前安徽省农机部门正加大农机手、维修人员、管理队伍的业务培训,结合关键农时,开展现场演示会、产品推介会、技能培训班等,努力带动农机服务人员的观念转变和管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