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渝北广袤的田野上,处处都飘散着稻香,微风吹过,稻田里翻起阵阵金色浪花。一台台大中型联合收割机穿梭在田野里,忙碌地收割着成熟的稻谷。
农机合作社忙不停 全区水稻机收率达20%
“你们赶快在田埂上挖个缺口,待会这边收割完后,收割机就可以直接开到你家田里去,这样可以节约一些时间。”8月28日清晨,天气晴热,太阳肆虐地炙烤着大地,古路农机合作社的阳理事长用手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又继续安排村民做好收割准备。
阳理事长说,这是他们合作社第一次到兴隆镇广佛村实施机收工作,没想到村民们对机收水稻那么认可,要求我们把这个村的水稻收割完才能走。因白天天气太热,机手们一干就是一天,容易中暑,收割时间一般都安排在早上8点开始,中午12点前结束上午的工作,下午4点再“上班”,晚上凉快,所以到深夜12点才收班。这样下来,一台联合收割机一天能收割30―35亩稻谷,如果田块之间路况较好,收割机容易开进去,效率还能再提高不少。
区农机站站长秦国伦介绍说,自去年在全区范围内推广水稻机收工作以来,很受农民群众欢迎。截至目前,我区有大中型联合收割机16台,今年新引进的大型联合收割机有切割、脱粒、风选、装袋、秸秆切碎等多项功能,拥有大中型联合收割机驾驶资格的机手近20人。现御临河流域已基本完成机收工作,210国道和渝邻高速路沿线正全面实施水稻机收工作,预计今年全区水稻机收面积可达3.5万亩,机收率将超过20%(不含脱粒机)。
农民群众乐开怀 省时省力更省钱
兴隆镇广佛村六社的村民段书福和老伴悠闲地站在田埂上,看着自家的水稻连秆带穗瞬间被收割机切断,然后顺着传动带进入脱粒箱,而稻秆则被切成小节均匀地抛撒在稻田里化作有机肥。几分钟,装满稻谷的收割机开到田埂边,段书福扛起已经装袋的稻谷就往家走,老伴边帮忙边对来看收割机的村民说:“你看,收割的谷粒挺干净的,几乎没有残留稻草,机收水稻真是省时省力,太好了。”她说,她家一共3.5亩稻田,本来已经请了10多个人帮忙打谷子,后来听说农机合作社来人了,就请了机收人员过来,她算了一笔账:“请人工打谷子,人工费、伙食费、烟酒钱等等算下来,平均一个人要花180――200元,请10个人就要花1800――2000元,而机收每亩才200元,3.5亩只需要700元,直接就省了1000多元,确实划得来。”
一位第一次见到机收的村民专门带着手表过来,“好家伙,1亩地只需要15分钟,这个速度真是太快了。”
“这里收割完了到我那去!”见识了机收效率的村民纷纷要求机收。抱着孙子过来看机收场面的周大婶很是感慨,以前凌晨就要到田里割稻子,从打谷子、挑谷子,到收到家里,一直要忙到深夜12点多,手上、腿上全是割伤的痕迹,那几天人都要累垮了,“如果没有联合收割机,我都有点不想种水稻了。”
秦站长说,目前全区各农机合作社都在外作业,包括从外地引进的跨区机收作业,全年预计能直接为农民节约收割成本1000多万元。
根据今年机收情况,秦站长说,预计明年还会增加大中型联合收割机的投入数量,最大程度满足群众生产需要。但有些村民不太熟悉机收环境,有些稻田晒得不干,机器无法进去,他建议大家,来年在水稻灌浆期快结束时就要进行放水晾田,并准备好一条供收割机进出的便道,做好机收准备工作,效率就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