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黑龙江现代农机合作社创新模式闯市场
2013-09-06   来源:中国农机新闻网(作者:白璐)   

  新模式运营效果立竿见影

  目前,现代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就在这短短的两三年间,合作社在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和农民组织化水平等多个方面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郑联邦认为,该模式的推广最重要的成效就是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据了解,2012年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平均每个劳动力种地375亩,普通农户平均每个劳动力种地35亩,是普通农户的10倍多。在农机合作社的带动下,全省有近40万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发展非农产业或进城务工经商。郑联邦告诉记者:“在2012年,克山仁发农机合作社经营3万亩土地只用了32人,统一安排1520个劳动力外出务工,这种效益相当惊人。”

  二是提高了先进技术到位率。据统计,2013年全省农机合作社自主经营土地面积990.21万亩,比上年增长了40.9%,平均每个合作社1.2万亩。其中,入社土地面积735.36万亩,增长了19.3%,平均每个合作社0.9万亩。规模经营适合大农机作业,使先进农业科技能够落地,玉米大垄通透栽培、水稻钵育摆栽、马铃薯大垄密植、深松整地、重大病虫害统防等高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三是加快了产业化发展。郑联邦表示,现代农机合作社建设拉动了黑龙江省农机装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独特的市场优势吸引了凯斯、迪尔等7家国外知名企业,一拖、常发等8家国内大型企业落户黑龙江。同时,还培育壮大了勃农、融拓北方等17家本地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主动与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寻求稳定的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如宁安糖厂将10000平方米的场库棚无偿提供给友联农机合作社使用,合作社为糖厂创建1.5万亩的甜菜原料基地;合作社还通过自建绿色食品加工项目,提高经济效益。记者了解到,五常王家屯农机合作社现已创建2万亩绿色水稻种植基地,为成员金福米业公司提供绿色食品原料。

  四是扩大了农机购置补贴受益面。通过简单的对比可知,2012年全省发放农民购机补贴4.1亿元,受益农户1.6万户,平均每户2.56万元,平均每亩640元;而仁发合作社享受的1200万元补贴落实到3万―5万亩土地上,平均每亩仅需240―400元,国家补贴效用得到充分发挥。经计算可知,仁发合作社每户享受国家补贴5000元,仅占散户补贴的五分之一,却已实现了现代农机化水平。

  五是促进了农业增效。据统计,2012年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玉米、大豆平均单产分别为1388.05斤、334.6斤,比普通农户分别高出28.6%、9.8%。农机合作社玉米、大豆亩成本平均为520.67元、379.34元,比普通农户分别节省了24.5%、6.7%。入社成员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11474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2870元。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27620-1.html

标签:农机 模式 市场 创新 现代 黑龙江

上一篇:全国农机教师要承担起续写我国农机化辉煌的重任
下一篇:重庆市水稻机收 节本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