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商业“大佬”发现农业投资潜力
河南1.2亿亩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16,单是粮食生产核心区的耕地面积就达7500万亩,比丹麦、荷兰、瑞士等许多国家的国土面积还要大。
然而,小农经济很难大规模地应用技术,我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依然偏低,规模化、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仍不高。
以2012年为例,河南省户均常用耕地面积仅0.35公顷,而美国农场的平均规模则为177公顷。从创造的价值看,河南平均每个劳动力创造的农业产值,只相当于美国的1/60。
农业产业的增长潜力并非在于集约化的农业可以释放更多土地;更重要的是,中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式和技术水平,与全球发达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潜力和提高空间。
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证明,哪个领域能够积极地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哪个领域就充满活力。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钱仅靠政府投入是不够的,而靠农民自身积累也不可能。
只能靠引入社会资金,培育新型农业投资经营主体,发展集约型现代化农业。
河南省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指导原则是“双赢目标、统筹协调”,即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出一条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安全双赢的全新发展道路。
《关于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我省以农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出现,农业生产有了专业分工,为包括资金、科技、劳动力等方面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服务提供了巨大机会,这些都会吸引社会资本的大量涌入。
2012年11月在郑州举行的首届中国农业投资大会上,来自新希望集团、传化集团、万向集团等农业投资领域的知名企业,就投资农业与我省多个省辖市达成协议;而在今年9月6日召开的中国农洽会上,近百家跨国零售企业、省内外大中型连锁超市、批发企业等农产品采购商,与河南达成农产品贸易合作项目368个,金额116亿元。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大胆预测:包括河南在内的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三个强省,产业规模已经占到全行业的三分之一左右,未来5到10年,在资源、市场、资本引导下,产业向这一区域集中的态势仍然会继续下去。
当社会资本“恋”上现代农业
资本的嗅觉最为灵敏。由于看好未来的发展前景,一些大企业纷纷涉足农业,农业成为社会资金热捧的对象。
曾几何时,联想总裁柳传志“卖水果”了,网易CEO丁磊开始“养猪”了,汇源老总朱新礼从“果农”变身“菜农”了。这些行业大佬都不惜放下“身段”投资农业,可见农业投资前景非常可观。
金秋时节,走进长垣县现代农业高效园区,苹果红、大枣甜,一串串葡萄挂满架,瓜果蔬菜生机勃勃,展示着现代高效农业的喜人景象。
2010年以来,长垣县宏力、卫华、长城集团等一批骨干工商企业积极投身现代农业领域,仅2012年全县投入现代农业的资本就达17.9亿元。
这里的农业高效园区吸引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专家,也与中科院、省农科院及农业高校建立了密切联系,成了资金、人才、信息、技术集聚的高地。
在农业持续领跑全国的过程中,河南涉农产业已成为省外资本追逐的热点。
2012年,联想集团进军农业的第一个项目选择了河南,投资西峡猕猴桃产业,计划将猕猴桃的种植面积扩展到5万亩以上。
无独有偶,富士康集团也计划在鄢陵、荥阳等地开建有机果蔬生产基地。
九鼎德盛董事长张保盈认为,当资本这一工业社会的产物“恋上”已逾数千年的农业生产,其给河南所带来的影响将是跨时代的。
绿色中原现代农业集团董事长宋丰强非常赞同张保盈的观点。回顾自己走过的路,谈起河南未来农业产业化,宋丰强说,投资现代农业、搞农业现代化,天地广阔、空间巨大;鼓励社会资金投资河南现代农业,前景光明。
河南农业的未来究竟该是什么样?
有人给出了如此的描绘:希望的田野上,农业机械化、工厂农业、高度集约、节能高效。
有人给出了这样的憧憬:蓝天白云下,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生态完善、环境优美。
我们有理由相信:农业持续发展所带来的活力和红利,在为自己插上资本翅膀的同时,必将助推河南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记者 李晓玮 胡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