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和市场,推着农场挺进集约化
彭永辉的家庭农场,近来处于改造过渡期,他却没少琢磨。他研究出点施化肥技术,取代了原有的抛洒方式,效果很好:“下一粒种,间隔20厘米施一点肥,这样一亩只用化肥60斤,节省了一半,产量却能提高10%。”
同样是土地,别人种了只能混个温饱,而农场主接手后就能长出“金疙瘩”。家庭农场的技术、人才“两集中”优势,让农业从“高投入、低回报”向“低投入、高回报”转型,“种田也能发财”不再是梦。
蔬菜住进“空调房”,睡上“电热毯”――在金湖,记者看到了一幅技术推动下的活生生的“种田致富图”。去年年底,姚攸世盖起当地第一座现代农业产业园,当上了“农场主”。他的连栋温室大棚就是一座空调室,温度可自动调控,外配自动开闭遮阳网、通风口和防虫网,内有自动喷、滴灌设施。种植的蔬菜全是特色品种,融入四新(新品种、新肥药、新设施、新技术),使用高效有机肥、专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他指着右边一大片绿茵茵的小苗说:“这叫金陵黑玉(袖珍番茄),具有防癌、抗癌作用,非常珍贵,是1月份从省农科院引进的,上市价格是普通番茄的4倍,种一季相当于别人种四季。”
除了精耕细作,家庭农场的另一突出变化是,它让农产品变得更加安全。谈起这点,王士涛有感受:“过去见虫就打药,往年到8月中旬我至少给水稻打过了三四遍农药,今年只打了一次。降低了成本,病虫害也控制得很好,关键是,减少了农药残留――同样是稻子,摆出去,我们少打农药的价格高,也抢手。我的这些稻子,都让徐州、南京两地的贩子抢订一空喽!”
本报记者 刘宏奇 王世停 李仲勋
赵晓勇 王 岩 蔡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