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经受旱涝交织天 迎来金秋挥镰时
2013-09-29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高云才)   

  改革在田――同样是那块田,改革不改革,结果大不一样

  “湖广熟,天下足。”那是过去,现在,这句话被赋予了改革的时代内涵。“一亩地能产出多少?现在的湖南省,正加快发展‘稻―稻―油’三熟制,合理搭配早稻、中稻和油菜品种,力争双季稻亩产超过900公斤,油菜亩产超过125公斤,实现季季增产,全年丰收。”湖南省农业厅厅长刘宗林说话时嗓门不高,但十分有力。

  农村改革,极大地释放了农业生产力。“吨粮田”就是在农村改革的大潮中不断打造出来的。

  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粮食增产带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从一个种田能手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的行家里手,河南武陟县马宣寨村的村民王福军自己也不会想到,6年前试手的专业合作社,一直顺风顺水,让村里的粮食产量大大提高,还使村里的优质稻米卖出了好价钱。目前,合作社辐射带动农户7000多户,通过土地流转,实行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经营。采用统一供种、技术管理、施肥、收割、加工、包装销售的“六统一”模式,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一条龙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再次见到王福军时,他说:“同样是那块田,改革不改革,结果大不一样。”

  目前,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超过68.9万家,实有成员超过5300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潜力巨大。单户、联户、大户、家庭农场等正丰富着农业经营体系。

  农业产业化的深入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到2012年底,我国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超过30万个,带动农户达1.8亿户,加入产业化经营年户均增收2800多元。目前,全国农村公益监管服务机构15.2万个,农村经营性专业服务组织超过100万个。

  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迈出新步伐,为粮食丰收创造了机制条件。

  目前,我国土地承包关系进一步稳定,土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并呈现出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的趋势。到2012年底,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2.78亿亩,比2011年底增长22.1%,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合同)总面积的21.2%,比2011年提高3.5个百分点。在全部流转耕地中,流转入农民合作社的占15.8%,比2011年底提高2.4个百分点。流转合同签订率达到65%,800多个县(市)、1.3万多个乡(镇)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27480-1.html

标签:农机 迎来 旱涝

上一篇:新郎用手扶拖拉机接新娘 网友:宁愿逃婚(图)
下一篇:8月我国拖拉机产量环比增长7.5%